[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683.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交流 充电 座导杆式 解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杆式解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的电子锁在系统故障时,通过拉索拉动电子锁杆实现手动解锁。拉索为易接触件,容易被人员随意拉动解锁,从而造成电动汽车充电中断。拉索长期老化磨损后容易断裂,从而丧失解锁功能。拉索容易被车内其他结构缠绕,需要考虑拉索的走线与空间避让,增加了安装工艺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包括充电座法兰,充电座法兰的上连接电子锁外壳,电子锁外壳内设有解锁机构外壳和电机,所述解锁机构外壳内设有解锁导杆,解锁导杆上装配有开口挡圈一和复位弹簧,开口挡圈一和复位弹簧端面接触,蜗杆上设有开口挡圈二与解锁导杆尾部搭接,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蜗轮,蜗轮连接蜗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解锁导杆至于解锁机构外壳上用于前后移动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上的解锁导杆属于隐蔽件,使用特殊工具才能按动解锁,避免了随意解锁的可能性。使用不锈钢解锁导杆,规避了传统解锁装置的拉锁老化断裂,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导杆式解锁机构更方便集成安装,工艺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压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回弹复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充电座法兰,2、电子锁外壳,3、解锁机构外壳,4、解锁导杆,5、开口挡圈一,6、复位弹簧,7、开口挡圈二,8、电机,9、蜗轮,10、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包括充电座法兰1,充电座法兰1的上连接电子锁外壳2,电子锁外壳2内设有解锁机构外壳3和电机8,解锁机构外壳3内设有解锁导杆4,解锁导杆4上装配有开口挡圈一5和复位弹簧6,开口挡圈一5和复位弹簧6端面接触,开口挡圈一5可以将复位弹簧6卡住,从而进行伸缩。蜗杆10上设有开口挡圈二7与解锁导杆4尾部搭接,电机8通过齿轮组连接蜗轮9,蜗轮9连接蜗杆10。
解锁导杆4至于解锁机构外壳3上用于前后移动的凹槽内。通过解锁导杆4的后移动,从而解锁电子锁,解锁导杆4前后移动时复位弹簧6同步伸缩。
开口挡圈一5装配于解锁导杆4上并与复位弹簧6端面接触,整体装配于解锁机构外壳3中,解锁导杆4可以前后移动,复位弹簧6同步伸缩。电机8通过齿轮组带动蜗轮9转动,蜗轮9转动带动蜗杆10前后移动,蜗杆前移,电子锁锁止;蜗杆后移,电子锁解锁。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锁止与解锁功能。
当系统故障时,电机不能正常,通过特殊工具(螺丝刀等)按动解锁导杆4,解锁导杆4带动电子锁杆后移,从而实现手动解锁;松开解锁导杆,复位弹簧将解锁导杆弹回到原始位置。具体结构如图3、图4所示:
如图3所示,手动解锁时,通过特殊工具(螺丝刀等)用力按压解锁导杆4,解锁导杆4带动蜗杆10后移,电子锁解锁,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4所示,解锁后,松开解锁导杆4,复位弹簧6带动解锁导杆4前移,解锁导杆复位。解锁导杆4卡住开口挡圈一,只能带动蜗杆后移;复位时不会带动蜗杆前移,蜗杆还是处于解锁位置。只有电机带动蜗杆前移才能实现电子锁锁止,锁止功能与解锁机构无关。
系统故障解除后,弹簧推动解锁导杆4复位的结构是为了不影响电子锁以后的正常工作。
这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导杆式解锁机构上的解锁导杆属于隐蔽件,使用特殊工具才能按动解锁,避免了随意解锁的可能性。使用不锈钢解锁导杆,规避了传统解锁装置的拉锁老化断裂,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导杆式解锁机构更方便集成安装,工艺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系统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电力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