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旋切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349.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陶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泷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立体旋切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利用冲压模具对断面呈C字型或凹字型的工件进行冲压成型时(该种工件的断面图见图1),垂直冲压时成型的面A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而侧向的面B则往往会在冲压过程中产生毛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上只能采用多次冲压的方式来获得工件,但多次冲压后会在工件的表面留下相接的过渡痕迹,还需要对该过渡痕迹进行工艺处理,耗时费力,流程繁琐,并且难以满足高精度件的品质要求。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一次性完成对工件水平面和立面同时冲压成型操作的立体旋切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立体旋切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模板1的下方连接有滑轨3,在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动刀固定板4,在动刀固定板4上连接有动刀块5,在下模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动刀块5相配的定刀块6,在定刀块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块7,且所述的两个导向块7相对于定刀块6对称设置,在两个导向块7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定刀侧凸起8,且两个定刀侧凸起8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所述的动刀固定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刀侧凸起9,且每个动刀侧凸起9均与一个定刀侧凸起8相配,所述的滑轨3的一端设置有带有过孔的挡板10,在所述的过孔内活动穿接有复位螺栓11,在复位螺栓11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顶在挡板10和复位螺栓11的螺帽部分上,且所述的复位螺栓11螺纹连接在动刀固定板4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立体旋切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加工特殊形状的工件(断面呈C字型或凹字型)时所存在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在下行的同时,在导向块的配合作用下做横向位移的冲压模具,这种模具能够一次性完成立体式的冲压操作,与传统的模具相比,能够大大节省操作时间和步骤,同时由于工件是由同一个模具冲压成型的,因此也不会存在过渡接痕,有效保证工件的品质。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冲压成型的工件的断面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立体旋切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在上模板1的下方连接有滑轨3,在这个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动刀固定板4,即动刀固定板4能够在滑轨3上与上模板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在动刀固定板4上连接有动刀块5,而在下模板2上则设置有与上述动刀块5相配的定刀块6,在定刀块6两侧的下模板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导向块7,且这两个导向块7相对于定刀块6对称设置,在每个导向块7的内侧、即两个导向块7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定刀侧凸起8,并且上述的两个定刀侧凸起8之间存在高度差,在动刀固定板4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动刀侧凸起9,并且这两个两个动刀侧凸起9分别与两个定刀侧凸起8一一对应,在滑轨3的一侧设置有带有过孔的挡板10,在过孔内活动穿接有复位螺栓11,在所述的复位螺栓11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2,并且这个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顶在挡板10和复位螺栓的螺帽部分上,且上述的复位螺栓11还与动刀固定板4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旋切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对断面呈C字型或凹字型的工件(如图1所示)进行冲压成型时,首先将未加工的工件(此时工件为无弧度的板材)放置在定刀块6上,然后上模板1下行,带动动刀块5对工件进行冲压,在动刀块5和定刀块6的共同作用下,工件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泷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泷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自动分料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负角翻边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