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浮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551.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俞麒峰;艾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蓝色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C2/36;B63B3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浮式装置,包括:基础浮体和上层结构物,上层结构物设置于基础浮体之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弯刚度,可抵御波浪的起伏,可用以当作停车场,可用于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码头运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浮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面结构物几乎都是纯粹的钢结构。钢结构的水面结构物重量通常较大,结构吃水抵消掉相当比例的浮力。其建造大多在陆地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结构连接工艺复杂,影响施工效率。目前还没有专门用来停靠车辆的水面浮式结构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浮式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面浮式装置,包括:基础浮体和上层结构物,上层结构物设置于基础浮体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基础浮体包括:第一钢质框架和第一蜂窝板结构,第一钢质框架为矩阵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若干矩形结构框,矩形结构框内设置第一蜂窝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蜂窝板结构包括:蜂窝结构、闭孔发泡物、蒙皮和预埋件,其中,蜂窝结构填充于矩形结构框内,蜂窝结构的蜂窝孔中填充闭孔发泡物,蜂窝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蒙皮,蜂窝结构的两侧通过预埋件与矩形结构框紧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上层结构物包括:第二钢质框架和若干第二蜂窝板结构,第二钢质框架为依次相连的矩形结构框,矩形结构框的一处对角线上设置一个斜向支撑件,或者两处对角线上分别设置一个斜向支撑件,各个第二蜂窝板结构水平设置于矩形结构框内,各个第二蜂窝板结构之间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蜂窝板结构包括:蜂窝结构、蒙皮和预埋件,其中,蜂窝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蒙皮,蜂窝结构的两侧通过预埋件与矩形结构框紧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上层结构物的上方设置穹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蜂窝结构为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浮体具有以下优点:复合材料密度小、结构轻,可以提供更多的浮力;蜂窝结构空隙用闭孔发泡物填充,使结构自身具有不沉性;复合材料板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可使结构跨度加大,提供更加开敞的空间;复合材料板具有一定的柔性,安装灵活,施工便利,可大幅缩短工期;整体结构质量轻盈,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结构物中,第二蜂窝板结构将楼面载荷传递到钢结构立柱上。第二蜂窝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抗弯刚度,可有效降低立柱的数量,特别适用于大跨度结构,为停车场等功能结构提供更为开敞的空间。蜂窝厚板结构与钢结构连接处具有一定的柔度,使灵活、便捷的结构安装方式得以施行。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弯刚度,可抵御波浪的起伏,可用以当作停车场等用途,可用于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码头运营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基础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蜂窝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水面浮式装置,包括:基础浮体1和上层结构物2,上层结构物2设置于基础浮体1之上。
所述的基础浮体1包括:第一钢质框架3和第一蜂窝板结构4,第一钢质框架3为矩阵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若干矩形结构框,矩形结构框内设置第一蜂窝板结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蓝色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蓝色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