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及其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645.3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4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及其 边框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窄边框显示的背光模组及其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目前广为使用的显示装置,具有诸多的技术、性能优势,从而取代了早期的CRT显示装置。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并位于面板背部的光源,和承载和固定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的框架系统结构。光源和框架系统结构共同构成了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中框架系统中包括承载光源、光学膜材的背板,和与背板组合后用于承载液晶显示面板、并固定或限制光学膜材位置的中框。
现阶段,液晶显示装置可实现薄型化、窄边框化的特点,越来越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因此,如何减小从液晶显示装置观看侧所见到的框架系统结构面积占整体显示面积之比,便成为该领域内重点研究和关注的技术问题。同时,框架系统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与光源间的相互配合的光学特性,使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效果降低。例如,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若液晶显示面板中边缘黑矩阵与光源距离过近时,会产生灯影及漏光现象。
例如图1所示,背板121的侧壁设置有垂直于背板侧壁,向外突出的卡合结构1212,中框122具有中框侧墙1222,在中框侧墙1222上相对于突出的卡合结构1212处,开设有通孔状的中框卡槽1223,并与卡合结构1212相互卡合固定,从而使中框122与背板121相互固定。
此种固定结构的问题是,如图2所示,突出部中框侧墙1222的外侧面位于背板侧壁1211的外侧面的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1中心一侧,从而使中框122的承载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中框框体部1221的宽度较宽,不利于减窄边框。同时,此种结构时,为达到窄边框的设计,往往将液晶显示面板11具有的遮光层111的宽度减小,以增大显示区域的占比,但是,此时,光源123到遮光层111内侧边缘的水平宽度就会减小,从而混光距离减小,这样从正面观看液晶显示装置时,就会在近光源端显示区出现灯影或者漏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边框变窄可应用于窄边框显示的背光模组及其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中的框架系统可牢靠地实现背光模组的组装,并减小框架系统的配合宽度,从而可使框架系统结构对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影响降低,实现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设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中框,所述背板具有侧壁;所述中框具有框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垂直于框体部的框体平面伸出的伸出部和从伸出部下部向其一侧突出形成的卡扣部;其中所述侧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包含至少一个竖直方向的开口部分和一个水平方向的开口部分,所述竖直方向的开口部分与侧壁上边缘平齐,水平方向的开口部分与侧壁上边缘具有一定距离;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突出部相互卡合固定,所述竖直方向的开口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所述水平方向的开口部分容纳所述突出部,所述伸出部及所述突出部的外侧面不超过所述侧壁的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还包括设置在水平方向的开口部分之上的突起,所述突起位于突出部与框体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具有一个所述竖直方向的开口部分和两个所述水平方向的开口部分,所述伸出部具有两个所述卡扣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还具有设置在两个卡扣部之间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背板,所述中框是由塑胶材料注塑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至少在多个方向上具有侧壁,且多个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中框的所述突出部相互卡合固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外框,光学膜材和光源,以及设置在突出部框体部之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板还包括容纳光学膜材的凹槽,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在侧壁与导光板之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内部靠近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的位置还设有遮挡光线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的内侧边缘相比框体部的内侧边缘更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反射膜与导光板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