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砻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0303.9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1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章荣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练市佳良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B02B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廖志雄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砻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砻谷机。
背景技术
砻谷机是将稻谷脱去颖壳,制成糙米的粮食加工机械。它能脱去稻谷外壳,减少米粒爆腰和表皮受损,尽量保持糙米完整。常见的砻谷机设备有胶辊砻谷机、砂盘砻谷机和离心砻谷机等,其中胶辊砻谷机具有脱壳率高,糙米表面光滑,碎米少等优点,但经过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或者外部温度较高时,会使胶辊温度过高,导致胶辊损耗快,糙米爆腰较多,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必须从谷物的脱壳速度、脱壳程度以及胶辊的长时间使用发热等方面作出改进,提高砻谷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砻谷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砻谷机,包括进料机构、脱壳机构、筛选机构、风冷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机壳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一个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部开有长条形的下料口,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震动筛,所述下料口下部连接脱壳机构,所述脱壳机构包括固定胶辊、活动胶辊、电机、中间轮、张紧轮,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皮带与中间轮连接,所述中间轮上套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依次穿过张紧轮、固定胶辊以及活动胶辊,其中张紧轮和固定胶辊套于传动皮带内侧,活动胶辊套于传动皮带外侧,所述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表面设有波浪条纹,所述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上的波浪条纹交错设置,所述活动胶辊在机壳一侧开有调节拨杆,所述筛选机构设置于脱壳机构下部,所述筛选机构分为三个分流槽,分别为粗粒分流槽、青粒分流槽和谷壳分流槽,所述粗粒分流槽、青粒分流槽和谷壳分流槽按照远离进风口的顺序排列,所述粗粒分流槽、青粒分流槽和谷壳分流槽底部分别连接粗粒储袋、青粒储袋和谷壳储袋,所述进风口连接鼓风机,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进风口延伸至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处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分别设置于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的外侧。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砻谷机中,所述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采用聚氨酯橡胶和丁晴橡胶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砻谷机中,所述固定胶辊的直径小于活动胶辊。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砻谷机中,所述机壳侧壁开有维护窗。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砻谷机中,所述轴肩底部设有一圈垫圈,所述下料口与脱壳机构之间设有导流斜板,导流斜板长度与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长度一致且设置于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缝隙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现对于现有的砻谷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砻谷效率,震动筛可以保证谷粒均匀的落入导流斜板,导流斜板能防止谷粒因掉落四散开,固定胶辊和活动胶辊采用聚氨酯橡胶和丁晴橡胶制成,能保证胶辊的使用寿命,而所述固定胶辊的直径小于活动胶辊,能保证二者的相近的磨损速度,便于控制和调整缝隙,所述机壳侧壁开有维护窗,便于对砻谷机内部进行维护清理,筛选机构能利用风选原理对粗粒、青粒和谷壳进行筛选,同时鼓风机的风还能对胶辊进行冷却,及时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胶辊过热导致谷物产生爆腰现象,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外部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练市佳良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练市佳良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0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