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1209.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飞;曹陆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4 | 分类号: | H02H3/34;H02S4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赏 |
地址: | 2100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组件 pid 效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的装置,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潜在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是指光伏组件在长期负偏高压作用下,发电性能降低的现象。
在光伏逆变器交流侧通过虚拟中点钳位可影响组件正负极对地电压,进而解决PID现象(N型光伏组件需使负极对地偏压大于0V,P型光伏组件需使正极对地偏压低于0V)。通过三相星接负载实现虚拟中点的传统方式包括用三相电感,三相电容,三相电阻,或三相电阻中点再串联电阻,这些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短路电流过大或损耗过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的装置,包括虚拟中点构造电路,直流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虚拟中点构造电路接入交流三相线,所述虚拟中点构造电路由三相星接电感和一颗电阻组成,电阻的一端接三相星连接电感的中点,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接地线;所述直流电源和控制电路相连接。
前述的三相星接电感分别接入交流三相线。
前述的直流电源可输出正电平或负电平。
前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采样电路,通信电路和控制器;所述采样电路并联于电阻两侧,所述采样电路和通信电路均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直流电源的输入端。
前述的采样电路为隔离采样电路或者非隔离采样电路。
前述的通信电路为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每台逆变器或每片光伏组件进行处理,可实现组件的正负偏压调节和整个发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功能,不需要漏电流传感器和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的装置,该装置串连在交流三相线和地线之间,包括虚拟中点构造电路101,直流电源102和控制电路103。
虚拟中点构造电路101由三相星接电感和一颗电阻组成,三相星接电感分别接交流三相线,电阻的一端接电感中点,电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102的一个输出端。
直流电源102的一个输出端接电阻,另一个输出端接地线,直流电源102可受控输出正电平或负电平,可满足不同类型光伏组件正负极对地偏压的调节要求。
控制电路103包括采样电路,通信电路和控制器。采样电路,用来采集电阻两端电压值,通过电压值和电阻阻值可计算出流过电阻的电流值,以判断发电系统内是否发生漏电事故,电压采样方式可以是隔离采样,或是非隔离采样。通信电路可接收到外部指令传递给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通信方式可以是各种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控制器通过通信电路获得外部指令后,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达到指令值,进而实现交流相线对地电压的抬升,进而实现组件侧正负极对地电压的抬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1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岩心钻探用液压反脱式膨胀管投入器
- 下一篇:一种翻转助力机构及翻转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