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化成过程中酸雾溢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2005.3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霞飞;杨强;艾芃;徐锐;涂德明;夏诗忠;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化成 过程 中酸雾 溢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少化成过程中酸雾溢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化成工序,使无液电池转化为可以使用的成品电池。在此过程中,通过不同电流充电,电池内部的干极板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酸雾一同排放在空气中。污染生产设备和现场环境,影响员工健康。因此,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能够减少化成过程中酸雾溢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减少化成过程中酸雾溢出装置,可大大减少酸雾的溢出,降低酸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一个以上置于筒体内部的内芯;所述筒体上端为圆筒结构,下端为与电池注液孔连接缩口结构;所述内芯包括锥形喇叭斗、酸雾回收仓;锥形喇叭斗下端为大口、上端为小口,锥形喇叭斗上端的小口与酸雾回收仓内腔连通,酸雾回收仓上端设有顶盖,锥形喇叭斗、酸雾回收仓外设置有一个以上水平挡酸板、一个以上垂直挡酸板,水平挡酸板周边开有缺口,各水平挡酸板上的缺口交错布置;所述顶盖、水平挡酸板边缘与筒体内壁相接触。
所述水平挡酸板中部设有与锥形喇叭斗配合装配的让位孔、与垂直挡酸板配合装配的让位槽,让位槽与让位孔相连通。
所述水平挡酸板周边开有两对称缺口。
所述酸雾回收仓为圆筒结构,水平挡酸板为圆形薄片结构,顶盖为薄片圆柱结构。
所述锥形喇叭斗上部、酸雾回收仓上部均设有通气孔。
所述顶盖中部与酸雾回收仓上端连接,顶盖侧部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筒体为PVC材质,形状为圆筒体。内芯为PP材质。内芯置于筒体内部。当有气体和酸雾溢出时,一部分通过锥形喇叭斗上升至喇叭口顶端。由于气体和酸雾在上升过程中因空间逐渐变窄,很容易凝结成液体,附着在喇叭壁上,剩余继续上升的气体和酸雾通过锥形喇叭斗上端的小孔进入酸雾回收仓中,进一步冷凝,这样产生的液体汇集到一起,并慢慢回流到电池内部;另一部分气体和酸雾通过水平挡酸板的缺口处上升,并被多次阻挡,也逐渐冷凝成液体,回流至电池内部。通过此装置可大大减少酸雾的溢出,降低酸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具有多层酸雾阻挡和导向结构的内芯2,筒体1垂直放置,内芯2置于筒体内部,并与筒体保持同心。筒体1上端为圆筒结构,下端采用缩口结构,可与电池注液孔连接。
图2中,内芯2由4片水平挡酸板3,经由锥形喇叭斗4、垂直挡酸板5、酸雾回收仓6、顶盖7连接为一个整体,呈层状水平分布。锥形喇叭斗4为漏斗结构,酸雾回收仓6为圆筒结构,顶盖7为薄片圆柱结构,垂直挡酸板5与水平挡酸板3贯通且垂直分布。锥形喇叭斗4开有三个通气孔。酸雾回收仓6上部开有四个通气孔8。顶盖7上部开有两个通气孔。水平挡酸板3为圆形薄片结构,沿圆片外侧开有两个对称扇形通气缺口,缺口部位交错放置,平行排列,垂直挡酸板5垂直放置并与锥形喇叭斗4相连,进一步增加酸雾阻挡面积,这样,当有酸雾产生时,经过多次阻挡、冷凝成液体,回流至电池内部,大大较少了酸雾的溢出。
作为优选:筒体1可以加长,内部可以安装两个以上内芯,进一步阻挡酸雾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2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