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式翼形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2095.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彭磊;王小洁;宋德东;刘毅;杜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翼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翼形鱼礁,属于人工鱼礁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建设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繁多,从汽车到轮船,从水泥到玻璃钢等等。投放人工鱼礁的目的也不再仅仅限于聚集鱼群增加渔获量,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现有的箱式鱼礁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鱼礁封闭程度较严重,礁体内外水流动性不好;
(2)供应海洋生物附着点较少,空间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翼形鱼礁,可以提高礁体内外水流流动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包括礁体,礁体为矩形,矩形礁体侧面上设有矩形的穿孔,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外壁的四个棱向外延伸生成翅,筒状结构侧壁上设有导流孔。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翅沿筒状结构的对角面的方向向外延伸。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翅上设有导流孔B。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筒状结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导流孔,每个侧壁上导流孔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导流孔的排列方向与筒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每个翅上也设有三个导流孔B,导流孔B的排列方向与筒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筒状的鱼礁体与外界形成相通的庇护腔结构,提高礁体空间利用率,筒状结构四个侧面设有相同的圆形通透导流孔,礁体的翅表面设有相同的导流孔B,分散水流,还能产生上升流,增加水质交换,减少沉积物埋没。适合多种鱼类汇聚其中,供鱼类栖息、繁殖、索饵、隐蔽,为鱼类增殖创造优越环境。所述礁体通透性良好,由于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增加了礁体的表面积,有利于藻类贝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所述礁体结构简单易加工,礁体内部设有庇护腔,礁体表面设有导流孔,翅具有分散水流的作用。礁体内外通透良好,为鱼类增殖创造良好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1、导流孔B;2、翅;3、礁体;4、导流孔;5、穿孔;6、筒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包括礁体3,礁体3为矩形,矩形礁体3侧面上设有矩形的穿孔5,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6,筒状结构6外壁的四个棱向外延伸生成翅2,筒状结构6侧壁上设有导流孔4。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翅2沿筒状结构6的对角面的方向向外延伸。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翅2上设有导流孔B1。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筒状结构6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导流孔4,每个侧壁上导流孔4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导流孔4的排列方向与筒状结构6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的立体式翼形鱼礁,每个翅2上也设有三个导流孔B1,导流孔B1的排列方向与筒状结构6的延伸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2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的水面高程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