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膜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4586.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阎怀国;徐向东;王砚;杨磊;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膜池。
背景技术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它严重影响着环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大量的污水外排,给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作造成较大的负担,急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更大的需求。
目前,污水的水处理工艺大部分仍采用常规的处理,其中包括预处理、生物池、膜池、消毒等程序,其中膜池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设置膜池结构,使其在原有构筑物大小下,提供水处理效率,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膜池,可以实现在原有圆形沉淀池构筑物上进行改建,避免拆除原有构筑物,延长工期且增加成本,同时提高水处理效率,避免布水不均匀以及膜污染,减少运行成本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膜池,包括膜池墙体,膜池墙体内依次设有好氧区、膜区和污泥回流区,所述好氧区以及膜区之间通过第一隔墙分隔;所述膜区和污泥回流区通过第二隔墙分隔;
位于好氧区的膜池墙体上设有进水管;且好氧区内设有若干组微孔曝气装置;
所述膜区设有若干组膜单元;相邻两组膜单元之间通过墙体隔离;
位于污泥回流区的膜池墙体上设有污泥回流管以及剩余污泥管。
进一步,所述膜单元包括两组膜装置,两组膜装置之间通过第三隔墙隔开,使每组膜装置位于独立的空间内,且每组膜装置所对应的第一隔墙以及第二隔墙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第三隔墙的上方设有管廊,从每组膜装置引出的产水管和气管分别与管廊内产水管和气管连通;且管廊内的产水管和气管均延伸至膜设备间。
进一步,所述第三隔墙上设有通孔,该通孔贯通相邻两组膜装置所在的空间;所述通孔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平衡第三隔墙两侧。
进一步,每组膜装置对应的进水口处均设有进水挡板;且进水口处设有进水闸门;出水口处设有出水闸门;所述进水挡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水流冲击膜装置,造成膜装置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进水挡板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一隔墙上,并位于膜装置所在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膜池墙体围成圆柱体;且位于两端的膜单元与膜池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浇筑,避免污水在该空隙内停留。
进一步,所述膜区共设置4~8组膜单元,且中间膜单元相对于两端的膜单元向污泥回流区凸出;在满足膜单元的放置需求的前提下,增大好氧区的容积。
进一步,所述好氧区靠中间的位置设有第四隔墙,且第四隔墙的两端与膜池墙体之间存在间隔;该第四隔墙的构筑,主要是为了疏散水流,使污水在好氧区内分布均匀,并避免水流进入个别的膜单元,使每个膜单元处理污水的量均匀化。
进一步,所述膜区还设有放空管和补水管,所述放空管与膜单元连通;所述补水管与膜单元连通;且所述污泥回流区内设有若干集水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使污水在进入膜处理之前,先进入好氧区,进一步进行生化反应,使活性污泥在膜池自身系统内达到较高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将膜装置进行分离,避免膜装置之间的相互污染,减少运行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较大程度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在原有的圆形沉淀池池体下进行改建,没有新增占地,且无需将原有池体拆除重建,节省了改建成本以及施工时间;且解决了现有技术改造中布水不均,膜的污染程度不同等不能实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的下层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组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水挡板以及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未经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4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