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4966.8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宇;吴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流出口 瓶本体 栓塞 壳体 栓塞装置 引流瓶 引流液 下端 壳体上部 壳体下部 可滑动地 上端封闭 侧连接 接入口 壳体形 圆筒形 弹簧 口形 内周 筒状 连通 流出 容纳 体内 封闭 | ||
一种包括瓶本体和接入口的引流瓶,其包括:流出口和栓塞装置;流出口形成为圆筒形,设置在瓶底下侧。栓塞装置包括壳体、栓塞、弹簧;壳体形成为筒状,上端封闭,下端与瓶底上侧连接;壳体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将瓶本体内部与流出口连通;栓塞可滑动地容纳在壳体内,其外周轮廓对应壳体的内周轮廓;栓塞位于壳体下部时,通孔被封闭,使得瓶本体中的引流液不能经由通孔流向流出口;栓塞位于壳体上部时,通孔被打开,使得瓶本体中的引流液经由通孔流向流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瓶。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切口部位常置入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引流瓶,通过引流瓶将伤口渗血、渗液引流出来,利于伤口愈合,同时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
现临床实际操作是每24小时倾倒引流液1次,打开引流瓶瓶盖,用量杯接取引流液后再将引流液倒在污水池内,一人配备一给个量杯,用后消毒量杯,消毒之后,将量杯放在指定位置备用。临床上引流瓶至少保留3-5天,甚至时间更长。这样每天都会重复此项操作,使伤口引流管和瓶体连接的部位受污染的几率增加。在护士处理引流液不慎时,引流液极有可能溅到双眼、皮肤、衣服及其他部分,违反职业暴露原则。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引流瓶,使得在取样时无需将引流管与引流瓶分开且护士在接取引流液时没有被溅到身上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其包括瓶本体和接入口的引流瓶,还包括:流出口和栓塞装置;
流出口形成为圆筒形,设置在瓶底下侧。
栓塞装置包括壳体、栓塞、弹簧;壳体形成为筒状,上端封闭,下端与瓶底上侧连接;壳体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将瓶本体内部与流出口连通;栓塞可滑动地容纳在壳体内,其外周轮廓对应壳体的内周轮廓;栓塞位于壳体下部时,通孔被封闭,使得瓶本体中的引流液不能经由通孔流向流出口;栓塞位于壳体上部时,通孔被打开,使得瓶本体中的引流液经由通孔流向流出口。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取样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在流出口上而收集引流液标本;
取样瓶包括颈部,颈部形成为圆筒状,颈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支撑片上形成有网孔,支撑片上向上延伸地设置有用于顶起栓塞的支撑柱,支撑柱延伸到颈部外;所述流出口可插入于所述颈部内;
取样瓶上设置有体积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优选地,瓶本体上形成有体积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颈部形成有内螺纹;对应地,所述流出口形成为外螺纹。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盖体;盖体形成有内螺纹:对应地,所述颈部形成有外螺纹,以可拆卸地结合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由于在底部具有流出口,取样可以通过流出口进行,避免造成引流管与引流瓶的反复插拔,避免了引流管被污染的可能;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可以通过在其底部加载取样瓶,使得引流液在密闭的环境下取样,避免飞溅,使得医护人员免于暴露在引流液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被关闭);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被打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的取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去除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4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
- 下一篇:多功能血液品计量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