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组卸式压模的压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5085.8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0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颜朝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2 | 分类号: | H01R4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组卸式压模 压线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压线钳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可组卸式压模的压线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业配线上经常要应用到螺丝起子、尖嘴钳、剥线钳或切管器等的工具,每种工具都有专属使用的方式及用途,其中用来衔接电器用品的接线部分,是将电线的外皮剥除一小段,使内部的金属导线裸露后,接着直接缠绕于电器用品的接点上,此种衔接方式在现今的工业配线规定里已是不被允许的,其不仅易产生凹断、变形等不良影响,更易造成电路的断线而酿成重大的灾难,因此现今已经在导线要衔接电器用品的一端装设有压模,用来提供更为稳固的衔接。
一般的压接端子根据导线的种类、粗细而有不同的形态,有的呈Y字状、O字状,甚至有的只为管状体等,不同的导线及所要衔接的电器用品不同而有不同的压模,要应用压模来协助导线与电器用品衔接必须用到所谓的压线钳。然而,现有的压线钳其压模和钳口臂大都采用固定式形态,使用者要是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压模,则必须更换整支工具才可继续操作使用,如此存在既浪费工时又增加携带重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组卸式压模的压线钳,其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做相应性的快速更换,进而提升压线钳使用的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组卸式压模的压线钳,包括一对握柄、一对钳口臂、一对压模及一对可移动件,各该钳口臂相互对应地连接各该握柄,每一该钳口臂开设有一条形槽及安装有一弹性体;每一该压模是可滑动性地对应于每一该钳口臂组接,该压模设有一槽孔及供该弹性体嵌设的一定位孔;每一该可移动件依序穿设该条形槽及该槽孔,该可移动件在推动该压模滑移后,该压模将脱离该弹性体的限制而从该钳口臂卸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钳口臂包括一上臂板和一下臂板,在该上臂板和该下臂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隔通道,该间隔通道是供该压模滑接容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上臂板表面延伸出数个上导柱,该下臂板对应该上臂板的表面延伸出数个下导柱,该压模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一导槽,各该导槽是分别与各该上导柱和各该下导柱相互配合导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条形槽是开设在该上臂板和该下臂板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可移动件包括一推杆及二个推钮,该推杆依序穿设该条形槽及该槽孔,各该推钮套接在该推杆的二端并且贴附在该上臂板和该下臂板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弹性体包括一盒体及一弹片,该盒体的一侧设有一开口,该弹片具有二个臂板及连接各该臂板的一凸端,各该臂板是容置在该盒体内,该凸端是从该开口暴露出该盒体外部,该凸端是对应该压模的该定位孔做嵌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弹片呈一V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该条形槽为一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其结构简单且压模更换快速。利用盒体和弹片所构成的弹性体,不仅安装容易且具有较强的弹性固持力对压模进行顶抵定位。由各推钮的上下配置,便于用户以单手进行更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沿3-3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4-4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可移动件尚未装入钳口臂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压模尚未装入钳口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模待装入第一钳口臂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模装入钳口臂并被弹性扣固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模从钳口臂被推出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模从钳口臂被推出后的剖视图。
图中符号表示:
10 握柄;11 第一握柄;12 第二握柄;20 钳口臂;21 第一钳口臂;211 上臂板;2111 上导柱;212 下臂板;2121 下导柱;213 间隔通道;22 第二钳口臂;23 条形槽;24 弹性体;241 盒体;242 开口;243 弹片;244 臂板;245 凸端;30 压模;31 第一压模;311 容线孔;312 导槽;313 槽孔;314 定位孔;32 第二压模;40 可移动件;41 第一可移动件;411 推杆;412 推钮;42 第二可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高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5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