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轮加工补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7325.8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童园玩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7/25 | 分类号: | B24B47/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补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机构,尤其是一种磨轮加工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磨轮是磨削工件以达到磨除工件材料,来达到减小工件厚度形成具体形状的机械加工方式,由于磨轮利用摩擦来磨除工件材料,虽然磨轮硬度高,但是加工时间久了,也会发生磨轮直径减小的情况,当由于磨轮通过气缸推动行程时,会发现由于磨轮损耗直径减小,对工件磨削的深度减小,达不到工件被加工的量,造成产品生产不合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更换磨轮,这种方式成本高,另一种是人工调节磨轮与工件之间的间距,从而弥补磨轮摩擦损耗的值,这种方式调节起来困难,调节多少量很难把控,常常需要不断的调试,耽误生产,而且磨轮在加工一段时间工件后,又需要调整磨轮与工件之间的间距,非常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磨轮进行位置补偿的磨轮加工补偿机构,满足了生产企业对于磨轮方便位置补偿以方便磨轮重新被利用减少加工成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磨轮加工补偿机构,包括基座及固定在基座上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上固定有转轴支撑块,转轴支撑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面上固定有磨轮,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基座上固定有纵向板,纵向板上固定有带座轴承,带座轴承上固定有旋转件,旋转件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滑座上固定有气缸一,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沿“Y”方向滑动连接设置的滑块座,气缸一的活塞杆固定在滑块座的内侧,螺纹杆的内侧部转动连接在滑块座的外侧。这里旋转件、螺纹杆、带座轴承的作用是,当旋转件顺时针转动时,由于旋转件被固定在带座轴承的转轴上,所以当旋转件顺时针转动时,螺纹杆会移动,从而带动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滑块座移动,由于气缸一固定在滑座上,气缸一的活塞杆固定在滑块座上,所以滑座移动的距离等于气 缸一的活塞杆推动行程加滑块座移动的距离,所以当磨轮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磨损直径减小时,可以利用旋转件旋转带动螺纹杆移动,进而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一起的滑块座移动,从而弥补上磨轮减少的磨损值,使磨轮又能够重新被利用从而加工出符合尺寸的工件。
进一步完善,旋转件包括壳体,壳体中心开有圆孔,圆孔上固定有棘轮,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在圆孔中心处的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具有复位功能的棘爪,棘爪配合在棘轮处,转轴上开有与螺纹杆配合一起的螺纹孔。这里旋转件采用棘轮棘爪机构的作用是,只能是在一个方向上带动螺纹杆移动,避免误操作,造成补偿偏差的情况;根据棘轮棘爪的原理,当壳体顺时针棘轮带动棘爪旋转,从而带动转轴旋转,由于旋转件不移动,所以螺纹杆会带动滑块座朝内方向移动(即待加工的工件方向),从而弥补磨轮直径损耗减小的补偿值;当壳体逆时针转动时,棘爪会转动,从而不会带动转轴旋转,从而能避免壳体反方向旋转而造成螺纹杆向外移动造成的误操作。
进一步完善,纵向板的顶面上固定有横向板,横向板上固定有套管,套管上插接有压杆,压杆的顶端固定有截面大于套管的球形块,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压杆纵向压动的压力弹簧;压杆压在壳体的轮廓面上;壳体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手柄。这里套管、压杆、球形快、压力弹簧的作用是,压杆受压力弹簧的作用力向下,压杆压在壳体的轮廓面上,从而避免机器抖动而造成壳体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微量移动,进而影响对工件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完善,基座上设有气缸二,气缸二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杆,气缸二的缸体尾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连杆的一端径向固定在壳体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二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一起。这里气缸二、连杆的作用是,可以利用气缸二带动壳体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杆及滑块座移动,进而达到补偿磨轮位置的作用;气缸二可以连接PLC控制器,根据参数来实现每隔多少分钟对壳体进行顺时针转动来补偿磨轮位置,而达到磨轮损耗量与滑块座的移动量相同的自动化工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旋转件带动螺纹杆移动,从而带动滑块座移动,由于气缸一固定在滑座上,气缸一的活塞杆固定在滑块座上,所以顺时针转动旋转件螺纹杆移动,带动滑块座移动,滑块座整体带动滑座移动,从而补偿磨轮由于长时间工作而造成的磨损值,从而达到磨轮加工补偿的目的,这种方式效率高、 补偿方式简单、利用气缸二带动旋转件旋转精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二;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童园玩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童园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7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