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394.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毓培;郝允志;周黔;薛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助于 减小 滑槽 磨损 滑动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配合驱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
背景技术
在各个领域众多的机械结构中具有大量的利用滑动部件和滑槽配合驱动的组件,其中,为保证二者滑动配合的可靠性和平顺性,传统的滑动部件通常为圆柱形结构,因此,滑动部件和滑槽通常为线接触,尤其在滑槽内的偏折段,滑动部件的运动轨迹与滑槽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通过滑动部件在滑槽内滑动,滑动部件能够带动具有滑槽的部件移动,在此过程(偏折段)中,传统的滑动部件和滑槽均为线接触,而且长期使用滑动部件会对滑槽产生磨损,尤其对滑槽的平直段和偏折段的交界处产生的冲击(压强)尤其大,磨损情况严重,造成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和平顺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其能够有效减小滑槽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滑动部件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可靠性和平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其要点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驱动部、嵌入部以及位于驱动部和嵌入部之间的限位部,所述嵌入部为棱柱状结构,该嵌入部与其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为菱形,所述嵌入部的棱边处均倒有圆角,所述限位部沿驱动部的端面向外凸出。
采用以上结构,驱动部、嵌入部和限位部一体成型,通过对嵌入部的结构设计,使其为具有菱形截面的棱柱状结构,并且棱边均倒有圆角(圆弧过渡),使本实用新型从滑槽的平直段进入偏折段开始即与滑槽面接触,大大减小了本实用新型对滑槽的冲击,尤其是减小了对滑槽的平直段和偏折段的交界处的冲击,有效减小了滑槽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滑动部件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可靠性和平顺性。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与嵌入部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为椭圆形,该限位部靠驱动部一侧面的两端均具有倒角。采用以上结构,限位部的截面为椭圆形,易于制造,再通过倒角使其便于安装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嵌入部、限位部和驱动部具有上下贯通的轴孔。采用以上结构,使本实用新型通过销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受其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轴孔位于限位部和驱动部部分呈圆筒状结构,该轴孔位于嵌入部部分的截面面积大于位于限位部和驱动部部分的截面面积。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嵌入部的轴孔扩大能够实现减重。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与嵌入部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呈十字形结构,其截面面积小于限位部的截面面积。采用以上结构,便于本实用新型与驱动机构连接与限位。
作为优选:在位于嵌入部的所述轴孔两侧均各有一个减重孔。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有效减重。
作为优选:所述嵌入部远离限位部的一侧端面呈圆弧形内凹结构。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减少嵌入部端面与滑槽的接触,减小摩擦,又能利于减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有效减小了滑槽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滑动部件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可靠性和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滑槽内滑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有助于减小滑槽磨损的滑动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驱动部3、限位部2和嵌入部1,所述驱动部3、限位部2和嵌入部1同轴设置。其中,驱动部3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带动整个滑动部件运动;嵌入部1可嵌入滑槽7,并与滑槽7滑动配合,以带动具有滑槽7的部件移动;而限位部2用于限位滑动部件,使滑动部件的嵌入部1嵌入滑槽7而不与滑槽7的槽底紧密接触,保证了滑动配合的顺畅性。
请参见图1和图3,所述嵌入部1为柱状结构,该嵌入部1与其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为菱形,具体地说,嵌入部1呈四棱柱结构,并且,该嵌入部1的棱边均为圆弧过渡,即嵌入部1的四条棱边均倒圆角。在位于嵌入部1的轴孔4两侧均各有一个减重孔5,嵌入部1远离限位部2的一侧端面呈圆弧形内凹结构,通过减重孔5和圆弧形内凹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减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的拼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大排量凝结水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