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0221.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明;刘刚;王瑾;金争;和伟;王六龄;欧全宏;李欢;郝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6505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球法测 液体 系数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学物理实验学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内容,小球投放的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以探索、预测或验证自然科学新现象、新规律为目的。而以教学为目的大学物理实验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事又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是科学实验的基础。在物理教材中的许多概念、规律、定律都是通过实验来引入、导出和验证的,在大学物理实验力学部分实验中,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中,小球的投放是个伤脑筋的问题,没有专门的装置,学生只能用镊子夹住小球投放到待测液体中。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
1、现有实验用镊子设计不合理,学生在操作时,容易出现夹不住小球,小球滚落到桌面或地下的情况。
2、即便是夹住小球了也很难控制,学生要小心翼翼的操作,稍不留神,小球就会被邻桌的磁铁吸住小球,导致操作失败。
3、由于镊子的不易操作性导致学生紧张,投放小球时不易做到尽量往盛液体的玻璃筒中间投放。
4、镊子对初次使用的同学来讲,很不容易熟练,多用几次后就,镊子头部出现变形,很难夹住小球。
如何解决这个实验中人工造成的误差,提高实验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的用镊子夹住小球易滑落的问题。
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本体,所述实验装置本体包括框架和底盘,所述底盘中央位置设有量筒,所述量筒上方设有小球投放器,所述小球投放器包括倒锥台形的小球投放口和两端的拉杆,所述小球投放口底部设有凹形小球放置口,所述小球投放口由两个对称结构组成,所述对称结构之间通过卡钉和凹槽卡合连接,所述量筒上端两侧和两端框架顶端设有托槽,所述拉杆置于托槽上,所述拉杆外端设有拉柄。
优选的,所述底盘上方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底盘上方设有3-5个活动卡板。
优选的,所述拉柄上设有胶套。
优选的,所述小球投放口两端平面与水平面有10-20°的倾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小球投放器的设计,将小球投放到小球投放口后,小球自动滚落到位于正中间的小球放置口,拉动两端拉杆即可以将小球掉落到量筒正中间位置,避免使用镊子时的小心翼翼,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同人操作导致的手工误差,能较好地提高实验的精度,减小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的实验误差,手柄和托槽的设计,增加了拉动拉杆的受力面积,同时可以对拉动拉杆有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方便控制两边同时拉开时的施力方向和施力大小。防滑垫或者活动卡板的设计可以避免在拉杆的运动时带动量筒的运动,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10-20°的倾角的设计便于小球顺利滑入到小球放置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落球法测液体黏滞系数实验装置小球投放器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实验装置本体,2—框架,3—底盘,4—量筒,5—小球投放器,6—小球投放口,7—小球放置口,8—对称结构,9—卡钉,10—凹槽,11—托槽,12—拉杆,13—拉柄,14—防滑垫,15—活动卡板,16—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0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提包(YMR‑9305)
- 下一篇:多功能地毯包(MISC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