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0605.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汇科天工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46/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活性炭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
背景技术
现有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一般为竖向安装过滤吸附材料,如图2所示,包括左右放置的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其中所用的活性炭52’则整体从上往下倒入箱体1’内部,废气的走向则是横向的,如图2,从进风口端2’进入依次经过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最后从出风口端3’流出。现有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运行一段时间后干式过滤层4’中的过滤材料42’由于粘附有颗粒物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塌陷,导致过滤截面变小,部分含尘气体未经过过滤材料42’直接进入后续的活性炭吸附层5’内,容易造成活性炭52’的堵塞。而且活性炭吸附层5’内的活性炭5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少量粉碎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活性炭吸附层5活性炭52’上部高度下降,造成沉陷空隙,导致吸附面积变小,废气会通过该空隙直接排放,导致废气污染物排放超标,使得现有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的净化能力不能长久稳定,为了保证净化的效果,只能经常更换和添加干式过滤材料42’和活性炭52’,但是由于活性炭52’采用从上部填装进箱体内,箱体1随过滤风量的提高而加大,因此填装高度也随之提高,更换和添加活性炭52’的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长久稳定的净化能力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干式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其中所述进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设在主箱体的底端,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平放于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之间的主箱体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干式过滤层的下方。
所述主箱体侧面设有启闭门。
所述启闭门设有密封垫。
所述干式过滤层包括干式过滤框架和填装在干式过滤框架内的干式过滤材料。
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包括多个活性炭抽屉和填装在活性炭抽屉内的活性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端在上,出风口端在下,进风口端和出风端中间为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使得废气的走向为自上向下,废气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即使出现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也不会影响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面积和吸附面积,不会出现传统的横向走向中存在因为干式过滤材料和活性炭下沉出现含尘有机废气过滤不全的情况,净化能力更稳定和长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箱,包括主箱体1、进风口端2、出风口端3、干式过滤层4、活性炭吸附层5。其中所述进风口端2设在主箱体1的顶端,所述出风口端3设在主箱体1的底端,所述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平放于进风口端2和出风口端3之间的主箱体1内部,活性炭吸附层5则位于干式过滤层4的下方,所述主箱体1侧面开有启闭门,用于从水平方向将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填装进入主箱体1的内部。所述启闭门设有密封垫,以保证废气不会从启闭门泄露,造成污染。
具体的,所述干式过滤层4包括干式过滤框架41和填装在干式过滤框架41内的干式过滤材料4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5包括多个活性炭抽屉51和填装在活性炭抽屉51内的活性炭52,干式过滤框架41和活性炭抽屉51可以通过主箱体1内部的角铁支架支撑而固定在主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含尘有机废气通过主箱体1上部的进风口端2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层4和活性炭吸附层5,含尘有机废气中的颗粒物、油性物质等被截留于干式过滤材料42表面及内部,而无尘的有机废气再通过下部的活性炭吸附层5,由于活性炭52具有多微孔的吸附特性,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52表面,因此可有效的吸附有机废气,从而将有机污染物从气流中脱离出来,达到净化效果;最后从活性炭吸附层5排出的气流已达排放标准,直接从底端出风口端3直接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汇科天工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汇科天工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0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矿用电缆
- 下一篇:一种燃油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