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0779.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4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漏料篦板护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篦式冷却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泥熟料冷却机用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厂里的篦式冷却机,其篦板、护板结构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传统的篦式冷却机如图1所示,仅有护板1和篦板5,之间无其他连接结构,且在护板1和篦板5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供正常工作时篦板5的正常伸缩。该结构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物料6在间隙L中有漏料量,且漏料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大;二是护板1和篦板5磨损到一定量时,需要停机进行更换。
2.如图2所示,为解决上述第一种情况中护板更换不方便的问题,研究初期我们在护板1和篦板5之间增加了衬板4,衬板4通过螺栓副2固定联接在护板1上,衬板4和篦板5也预留有一定的供篦板5正常伸缩的间隙L。该结构优点是不用更换护板1,但其还是存在漏料的问题。
好的水泥熟料冷却机均要求不漏料或少漏料,同时要有较高的运转率。所以,上述两种情况存在的缺点,严重制约着水泥熟料冷却机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在不用更换护板的同时可以保证篦板和护板之间不漏料或接近不漏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包括篦板和护板,篦板和护板间留有工作时供篦板伸缩的间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间隙中的衬板,所述衬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护板相连且衬板可在间隙中左右移动,衬板的顶部设有封堵所述间隙的舌板,衬板的右侧面始终与篦板紧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舌板与衬板为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舌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舌板的顶面与所述篦板的顶面齐平,舌板的底面与所述护板的顶面齐平。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螺栓副或螺钉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螺栓副的螺栓上设有压缩弹簧,此压缩弹簧的一端顶住所述衬板以保证衬板始终与篦板紧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篦板为固定篦板或活动篦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篦板和护板之间不漏料或接近不漏料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篦板和护板的磨损,进而减少了停机更换篦板和护板的概率,使得设备运转率大大增加,保证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篦板和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传统篦板和护板进行初期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冷态状态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热态状态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结构是最原始的传统篦板护板结构,也是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结构。由于间隙L中会有一定量的物料6通过(熟料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漏料),且熟料的冲刷导致护板1和篦板5侧边的磨损量增加,从而导致L值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间隙L大到一定程度时,导致配风要求不能很好地对漏料进行“托浮”,此时会导致漏料量更大,此时需要对护板1和篦板5进行更换,虽然篦板5更换方便,但护板1更换非常麻烦,其两者都需要停机进行更换,从而大大影响了设备的运转率。
如图2所示,在研究初期我们对传统篦板和护板进行改进,即在护板1和篦板5间设置衬板4,使得传统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且当衬板(4)的磨损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只须更换衬板,不须更换护板,但漏料及“停机更换”问题仍然存在。
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漏料篦板护板结构,包括护板1、螺栓副2、压缩弹簧3、衬板4、篦板5,篦板5和护板1上方为物料6。篦板5和护板1间留有工作时供篦板5伸缩的间隙,衬板4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并可在此间隙中左右移动,衬板4的顶部设有封堵所述间隙的舌板7,衬板4的右侧面始终与篦板5紧贴。
优选的,所述舌板7与衬板4为一体成型。
所述舌板7的宽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所述篦板5的顶面高于所述护板1的顶面,所述舌板7的顶面与所述篦板5的顶面齐平,舌板7的底面与所述护板1的顶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0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篦冷机防结料推板
- 下一篇:转底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