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葡萄栽培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0826.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妍;莫伟钦;苗兵兵;刘远星;伍文生;黎炜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7/06 | 分类号: | A01G1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栽培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葡萄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葡萄栽培支架。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我国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很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5年底我国设施葡萄促早栽培面积已经超过50万亩,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我国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的要求较高,光照时数长短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时,新梢生长细弱,叶片薄,叶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产量低,品质差,冬芽分化不良并且植株采光较差,结果质量较差。而且葡萄成熟的时间为夏季,南方夏季雨量较多,因此,现有好多的栽培支架都是固定设有遮雨棚,然而遮雨棚内的葡萄在遮雨棚的遮挡下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影响葡萄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保证了气流的流通,使得大棚的通风效果好,又保证了葡萄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氧气的葡萄栽培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葡萄栽培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V形支架和遮雨拱棚,所述V形支架包括立柱、横梁杆和支撑杆,所述横梁杆连接于立柱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撑杆呈V字形设置在立柱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横梁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前后两个所述V形支架之间的立柱上连接有立柱拉线,前后两个所述V形支架的支撑杆上连接有多根支撑拉线;所述遮雨拱棚包括拱形顶棚、支撑架、防雨膜和设于拱形顶棚上的自动遮雨机构,所述支撑架将拱形顶棚架设于V形支架的上方。
其中的,所述立柱拉线离地面的高度为80-100厘米。
其中的,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拉线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支撑拉线的垂直距离为30-35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拉线和四条支撑拉线呈V形排列。
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拉线和支撑拉线均为钢绞丝。
其中的,所述立柱为水泥立柱,所述横梁杆为镀锌管。
其中的,所述拱形顶棚与支撑架的外侧覆盖有网状结构的防护网。
其中的,所述自动遮雨机构包括设于拱形顶棚顶部的卷膜装置和用于将防雨膜从卷膜装置拉出覆盖拱形顶棚的拉膜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拉膜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拱形顶棚两侧的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分别横跨于拱形顶棚两侧弧面的拉膜杆以及分别与拉膜杆两端连接的滑动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连接于拱形顶棚底部的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彼此啮合;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滑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滑动轮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拉膜杆与防雨膜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拱形顶棚设有拱形支架,所述滑动轮设有与拱形支架配合滑动的滑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葡萄栽培支架,遮雨拱棚上设有一自动遮雨机构,在阳光普照时候,自动遮雨机构会将防雨膜收拢,使葡萄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效果;在下雨时,自动遮雨机构会将防雨膜覆盖拱形顶棚,保护葡萄避免受到雨水的伤害,起到防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灵活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V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遮雨拱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V形支架;11-立柱;12-立柱拉线;13-横梁杆;14-支撑杆;15-支撑拉线;2-遮雨拱棚;21-拱形顶棚;211-拱形支架;22-支撑架;23-防雨膜;24-卷膜装置;251-第一联动杆;252-第二联动杆;253-从动齿轮;254-主动齿轮;255-驱动电机; 256-拉膜杆;257-滑动轮;2571-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0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库用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包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