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冲床脚踏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2534.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汇龙机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4 | 分类号: | H01H3/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床 脚踏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冲床脚踏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冲床的手动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同时按按钮操作,由于冲压过程中双手操作在冲床台面之外的控制台,冲压完成后才进行取料放料,所以比较安全,适用于单料片成型或者单裁切整形等手动工序。另外一种是用脚踩脚踏开关的方式,手脚操作是分开操作,双手作取料放料动作,脚作冲床控制动作,需要操作员要有较高的协调性,况且一般操作员长时间操作时会将脚悬停在脚踏开关上,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老式脚踏开关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碰触导通动作,脚踏动作非常简单,只要脚踩一次就能让冲床产生动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冲床操作员长时间踩踏动作时,由于脚可能会悬停在脚踏开关上等待下一踩踏开关,这样很容易产生误触发,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也有一些改进方式,改进方式原理是都需要加入比较复杂的电子元器件,用电子元件脚踏次数来控制开关的闭合,次数设定好,需要踩踏两次或者三次控制开关来操作,降低误踩的概率。这样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电子原件的加入就涉及到不稳定因素的引进,增加脚踏开关的损坏概率。而且这样改造基本上都要改动脚踏开关的原接口并需加入自身电源模块,破坏整体性,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床脚踏开关装置,采用继电器控制,使得生产更加安全,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冲床脚踏开关装置,包括前脚踏开关、后脚踏开关、继电器、继电器插座以及开关底板;所述前脚踏开关、后脚踏开关以及继电器插座均安装于开关底板上,所述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继电器插座上;所述继电器为六脚以上的继电器并具有第一组触点和第二组触点;所述前脚踏开关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继电器线圈正极和所述第一组触点的一端;该第一组触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后脚踏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线圈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组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冲床原接口接线端。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前脚踏开关和所述后脚踏开关之间保留有足够容纳脚部的空隙,所述继电器插座位于所述后脚踏开关旁边,所述开关底板上还设有走线槽电线盒,该走线槽电线盒用于所述前脚踏开关与电源以及所述继电器之间的电线走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后脚踏开关和一电磁继电器,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前、后脚踏开关的失效率,稳定性好,也便于维护。因为只有一个电磁继电器,用电就非常方便,可以使用冲床本身自带的电源,电源模式可以根据各种冲床自带电源输出,再选用对应的继电器(选择AC24/36,或者DC12/24等),冲床电源通过原有接口的预留线导入前、后脚踏开关。继电器插座安装在外部,维护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通过继电器状态灯显示的状态,很清晰的看到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继电器默认是开启状态,这样在安全方面更加可靠,在前脚踏开关未触发状态下,继电器都不会吸合动作,只有在前脚踏开关触发后才会开始一次动作,动作后需要后脚踏开关解锁来解除锁定,才能进行第二次动作。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冲床操作员在用脚踏开关进行作业时,踩踏完前脚踏开关,必须将脚脱离前脚踏开关去踩踏后脚踏开关,才能连续作业。作业员需要采用前后脚踏的动作,一般作业员踩踏完,可以将脚放置于前、后两个脚踏开关之间的空隙上,这样就使得作业员脚不会出现悬停在一个脚踏开关上,使得生产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冲床脚踏开关装置,包括前脚踏开关1、后脚踏开关2、继电器3、继电器插座4以及开关底板5,所述前脚踏开关1、后脚踏开关2以及继电器插座4均安装于开关底板5上,所述继电器3连接在所述继电器插座4上;其中,所述继电器3为六脚以上的电磁继电器(如图2中所示的是八脚电磁继电器),该八脚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正极,线圈负极,第一组触点的公共端、常闭端和常开端,以及第二组触点的公共端、常闭端和常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汇龙机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州汇龙机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2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网逆变器(BG50KTR)
- 下一篇:电瓶检测仪(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