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2921.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蒋幼明;蒋谨繁;朱文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单兵 致命性 激光 攻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攻击系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暴力及恐怖活动频发,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防暴防恐成为社会安定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武警在进行防暴防恐活动时,为了不危及目标性命,通常使用盾牌、警棍等近距离装备,无法对目标进行稍远距离的非致命打击,因此无法快速有效地对暴恐人员实现中止行为或驱散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驱逐各类生物体,适合单兵使用,能够快速、灵活、方便地驱使目标对象迅速逃离,或使其暂时失去反抗能力而又不致命,适应多种场合单兵作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其特点是:包括开设有散热格栅的主壳体,主壳体前端设有管状的激光光路组件,主壳体后端设有枪托状壳体,主壳体下端设有手柄和扳机;所述主壳体内设有电源和激光器组件,激光器组件上设有散热系统;所述枪托状壳体内设有与散热系统和激光光路组件相连的电控系统。
上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主壳体上方设有瞄准组件。
前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激光器组件包 括输出端与激光光路组件相连的光纤激光器。
前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电控系统与电源相连的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
前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散热系统为快速散热系统,快速散热系统包括固定在激光器组件上的金属散热片,金属散热片上设有散热风扇。
前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激光光路组件为激光扩束系统。
前述的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中,所述主壳体、枪托状壳体和手柄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散热的壳体结构,配合布置散热系统、激光光路组件、激光器组件及电控系统,可实现一种适用于单兵使用的非接触、非致命的攻击系统。本实用新型够快速、灵活、方便地驱使目标对象迅速逃离,使其暂时失去反抗能力而又不致命,适应多种场合单兵作战,同时还不危及目标对象生命,可以做到操作快速、安全、高效。本实用新型具有便携式的优点,适合在不同场合下单兵作战使用,尤其是在近距离双方对峙、人群比较密集的情况下,在保证完成维稳任务完成的同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壳体,2-激光光路组件,3-枪托状壳体,4-手柄,5-扳机,6-散热系统,7-激光器组件,8-电控系统,9-瞄准组件,1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便携式单兵非致命性激光攻击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开设有散热格栅的主壳体1,主壳体1前端设有管状的激光光路组件2,主壳体1后端设有枪托状壳体3,主壳体1下端设有手柄4和扳机5;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电源10和激光器组件7,激光器组件7上设有散热系统6;所述枪托状壳体3内设有散热系统6和激光光路组件2相连的电控系统8。所述主壳体1上方设有瞄准组件9。所述激光器组件7包括输出端与激光光路组件2相连的光纤激光器。所述电控系统8设有与电源10相连的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散热组件6为快速散热系统,快速散热系统包括固定在激光器组件7的发热部件上的金属散热片,金属散热片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激光光路组件2为激光扩束系统。所述主壳体1、枪托状壳体3和手柄4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扣动扳机后,电池供电的电源通过驱动单元给光纤激光器供电,光纤激光器的出光经扩束后输出,输出的能量束可以穿透人体约0.4毫米的皮肤,产生剧烈的灼烧使生命体处于极高的能量环境中,这个环境超出其生理忍受程度和疼痛的生存极限,让生命体出于本能的行为动作而逃离,不会使人致命。电源还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散热系统对壳体内的电控系统、光纤激光器进行冷却降温,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散热系统的金散热片直接接触发热激光体上,激光体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金散热片,散热风扇与金属散热片紧紧结合在一起,金属散热片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转动产生气流,将散热片的热量带走,再经过空气对流,从而使枪体内的热量散出到枪体处,实现散热功能。散热系统主要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原现,来实现对枪体内发生的热量交换,从而达到散热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由步兵手持作战,激光枪阻吓距离150米左右,可以做到在有效射程在50米到80米距离内,能烫伤、烧焦暴露的皮肤, 可使衣服、橡胶轮胎等可燃物起火。跟其它电子战武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疼痛射线”作为攻击干预的装置。可作为一种单兵武器,它由主控微电脑和操纵系统控制,能够在瞬间发出一道约数十米长的能量束。这道能量束可以穿透人体约0.4毫米的皮肤,产生剧烈的灼烧使生命体处于极高的能量环境中,这个环境超出其生理忍受程度和疼痛的生存极限,让生命体出于本能躲避的行为动作中而逃离,不会使人致命,且无声响。本实用新型还配备瞄准组件(精确观瞄装置),可以具备杂光虑除、发射器激光瞄准装置,可实时显示激光准确作用位置,以辅助实施精确、有效打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2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竞技用安全兵器
- 下一篇:一种无烟礼花弹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