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线电切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004.9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忠;崔相涛;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刘正君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切镜 电极主体 双极线 内窥镜 主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 电极密封 密封效果 操作器 电极孔 后端内壁 密封包裹 密封连接 嵌入设置 人员使用 双极插座 移动过程 包裹头 负极线 误连接 正极线 漏水 拆卸 内鞘 上套 外壁 外鞘 误插 装配 配合 | ||
1.一种双极线电切镜,包括外鞘、内鞘、操作器、内窥镜和电极主体,外鞘套在内鞘上,内窥镜和电极主体穿入在内鞘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和电极主体上套有主体密封套,主体密封套密封连接在内鞘后端连接口内,所述主体密封套上设置有供内窥镜密封穿过的内窥镜孔和供电极主体密封穿过的电极孔,所述电极孔的后端内壁上还嵌入设置有电极密封套,电极密封套后端具有密封包裹头凸出在主体密封套后端表面上,所述密封包裹头的孔为外窄内宽的渐变孔,且密封包裹头外壁向孔口倾斜设置,使密封包裹头形成前薄后厚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线电切镜,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包裹头的孔宽端开口直径与电极密封套孔直径相匹配,密封包裹头的窄端开口直径小于宽端开口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线电切镜,其特征是外鞘包括位于后端的外鞘连接端,内鞘包括位于后端的内鞘连接端,外鞘连接端上设置有与内鞘连接端固定的扣合机构,扣合机构包括套在外鞘连接端前端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前端面上沿中心孔边缘设置有一圈密封沿,外鞘连接端的中心通孔由位于后端的第二端孔和位于前端的第一端孔组成,第一端孔直径大于第二端孔直径,在第一端孔和第二端孔之间形成阻挡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线电切镜,其特征是所述内鞘连接端包括内鞘连接端主体、设置在内鞘连接端主体后端的盖沿、设置在内鞘连接端主体中段的第一密封圈,在盖沿内侧端面上围绕内鞘连接端主体设置有一圈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嵌入有截面为L形的第二密封圈,内鞘连接端插入外鞘连接端时,第一密封圈压在挡沿上,密封沿插入密封槽内与第二密封圈相包裹压紧,将第一密封圈到盖沿之间的部分在外鞘连接端第一端孔内形成密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双极线电切镜,其特征是外鞘连接端包括与固定套连接的卡口沿,在卡口沿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滚珠,在相邻限位槽之间设置有锥形孔,锥形孔内侧开口上设置有一圈挡环,所述扣合机构还包括弹珠,弹珠设置在锥形孔内,在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滚珠相对应卡牢的圆形凹槽,在相邻圆形凹槽之间对应锥形孔设置有转动时推动弹珠凸出在锥形孔外的压槽,所述压槽底面为内弧形,压槽将弹珠限制在锥形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线电切镜,其特征是在操作器上设置有与电极主体连接的双极插座,双极插座上连接有双极线,所述双极线包括双极插头套,双极插头套内部设置有绝缘套,在绝缘套内设置有导电线,绝缘套前端设置有与导电线连接的负极插头,在绝缘套外壁上设置有正极接片,双极插头套连接由正极线、负极线合并而成的电线,正极线与正极接片相连,负极线与导电线相连,电路另一端分开分别形成单极正插头和单极负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0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宫颈手术的专用电刀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波消融电极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