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张紧机构的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737.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龙;马友春;袁静;毕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力捷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机构 传送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送带,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张紧机构的传送带。
背景技术
传送带被广泛用于固体和成件物品的输送,工作平稳可靠。但是时间久了,传送带松紧度会降低,从而导致传送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一般情况下,传送带张紧调节比较方便,但是在托盘和传送带间距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就必须要用到相应的传送带张紧机构。
如公告号为CN2054417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张紧装置,转轮旋转带动张紧轮移动,从而拉紧传送带。
该方案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对传送带张紧的效果,但是现实中很多传送带具有封闭的箱体,箱体一般包括底盘和侧板,箱体的结构和位置不能改变。由于将传送带向外拉的张紧方式需要较大的空间,会使传送带和托盘之间间距改变,这种方式在具有托盘和侧板的传送带上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张紧机构的传送带,其优点是结构紧凑,能够在不需要改变托盘和侧板位置的情况下对传送带进行张紧,并且皮带和托盘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张紧机构的传送带,包括辊筒和辊筒上设置的传送带体,所述传送带体内侧设有张紧辊,所述传送带体绕过所述张紧辊;
所述张紧辊包括两个下张紧辊和位于两个下张紧辊之间的上张紧辊,所述传送带体依次绕过所述下张紧辊和所述上张紧辊;
还包括调节所述上张紧辊相对所述传送带表面距离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架、滑块和螺栓,所述上张紧辊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螺头与所述支架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辊位于传送带的内侧,传送带体向内测拉伸,绕过张紧辊,通过张紧辊进行张紧,而由于传送带体拉伸的方向朝向传送带的内部,因此不需要改变传送带体与托盘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张紧。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上张紧辊相对于传送带表面的距离,从而调节传送带体张紧的程度。螺栓螺头与加强块上表面相抵触。当螺栓朝旋进的方向旋转调节时,螺栓在旋进的方向上位置不变,滑块受螺栓的拉力作用,沿滑条向上滑动,带动上张紧辊牵拉传送带体,提高传送带体的张紧程度;螺栓朝旋出的方向旋转调节时,滑块带动张紧辊一起向下滑动,使传送带体变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支架上设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条增加了滑块与支架之间的滑动性能,使滑块更容易相对支架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滑块上设有凸起,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支架滑动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增大了滑块相对支架滑动的行程,提高了传送带体张紧程度的调节范围,并且使滑块与支架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与所述螺栓抵触处设有加强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可以增强螺栓与支架抵触时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张紧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张紧辊固定在支架上,对传送带体起到张紧和稳定的作用,使调节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体为皮带或链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张紧辊位于传送带的内侧对皮带进行张紧,由于皮带拉伸的方向朝向传送带的内部,因此不需要改变皮带与托盘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张紧;
2、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上张紧辊相对于传送带表面的距离,从而调节皮带张紧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传送带张紧辊和皮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传送带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传送带张紧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传送带张紧机构张紧原理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体现链条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力捷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力捷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麒麟菜即食食品及其调味料和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风味独特的海带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