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及该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5816.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开荣;姜存峰;韩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组合式 缸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的一种气缸盖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及该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发动机四气门布置也渐渐成为常态。如果将喷油器布置在气缸盖罩内部,气缸盖罩用传统的一体式安装方式将导致喷油器线束及其它相关零部件不便安装,这样就需要将气缸盖罩一分为二,然而一分为二的气缸盖罩结构对以后发动机维护及维修带来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及该发动机,可以避免在将喷油器布置在气缸盖罩内部时将气缸盖罩一分为二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其包括气缸盖罩、摇臂室体、气缸盖罩垫、若干螺柱、和若干螺柱配套的若干盖型螺母与若干减震垫;气缸盖罩安装在摇臂室体的顶部和摇臂室体集成为一个整体,气缸盖罩垫的两端分别受压变形在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相接触的两个端面之间,将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封装成能安装喷油器的一个密封空间;减震垫安装在相应螺柱上,每个螺柱的一端与摇臂室体固定,每个螺柱的相对另一端与气缸盖罩固定,每个盖型螺母在气缸盖罩的顶部外壁螺合在相应螺柱上,并使相应减震垫受压变形于气缸盖罩上且密封相应螺柱在气缸盖罩的安装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气缸盖罩垫的两端分别受压变形且嵌入在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相接触的两个端面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摇臂室体上设置供若干螺栓安装的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摇臂室体垫,摇臂室体垫设置在摇臂室体远离气缸盖罩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摇臂室体开设安装摇臂室体垫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其包括气缸盖罩、摇臂室体、气缸盖罩垫、若干螺柱、和若干螺柱配套的若干盖型螺母与若干减震垫;气缸盖罩安装在摇臂室体的顶部和摇臂室体集成为一个整体,气缸盖罩垫的两端分别受压变形在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相接触的两个端面之间,将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封装成能安装喷油器的一个密封空间;减震垫安装在相应螺柱上,每个螺柱的一端与摇臂室体固定,每个螺柱的相对另一端与气缸盖罩固定,每个盖型螺母在气缸盖罩的顶部外壁螺合在相应螺柱上,并使相应减震垫受压变形于气缸盖罩上且密封相应螺柱在气缸盖罩的安装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气缸盖罩垫的两端分别受压变形且嵌入在气缸盖罩和摇臂室体相接触的两个端面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摇臂室体上设置供若干螺栓安装的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发动机还包括摇臂室体垫,摇臂室体垫设置在摇臂室体远离气缸盖罩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摇臂室体开设安装摇臂室体垫的安装槽。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缸盖罩与摇臂室体组合安装,形成能安装喷油器的一个密封空间,并通过压紧连接螺柱上的盖型螺母使气缸盖罩垫和摇臂室体垫挤压起到密封的作用,从而可以做到保证气缸密封性和可以安装喷油器的同时,无需采用传统的一分为二的气缸盖罩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和密封严实及发动机维护及维修拆解方便快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全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气缸盖罩结构应用在发动机上,一般发动机具有结构独立且安装位置独立的气缸盖罩4和摇臂室体6。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将气缸盖罩4和摇臂室体6组合安装,在保证摇臂室体6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到能密封安装喷油器,而且在保证发动机的气缸密封性的同时,无需传统的一分为二的气缸盖罩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和密封严实及发动机维护及维修拆解方便快捷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5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活塞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化油器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