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汽车大灯自动控制装置的汽车隐形A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093.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舰;陆兵焱;王远;李治亮;范彬;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传稳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9/04;B60Q1/0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汽车 大灯 自动控制 装置 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汽车大灯自动控制装置的汽车隐形A柱。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结构自身的原因,导致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全面观察到车辆周围的物体,这些范围就是驾驶员视野盲区,主要包括:A柱盲区、后视盲区、车尾盲区和内轮差盲区四种。其中,A柱盲区是指司机视野被汽车前挡风玻璃分别与汽车左前门、汽车右前门之间的两个斜柱遮挡的部分,分别位于汽车的左前和右前方向。然而在车祸事故统计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A柱盲区,导致了车祸的发生,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车辆结构设计中,现有的A柱大部分采用钢结构,外侧喷漆,影响了驾驶员视线,存在较大盲区。
现有的汽车大灯控制电路,是采用汽车驾驶室内的控制按键进行开启关闭,由人为控制操控,当室外环境亮度满足行驶要求时,驾驶员忘记关闭控制按键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当室外环境亮度低时,由于驾驶员的疏忽,没有开启大灯,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汽车大灯自动控制装置的汽车隐形A柱,采用透明夹层安全玻璃一体塑型,避免A柱盲区造成的安全隐患,且材质轻、刚性大、使用寿命长,且由于光照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隐形A柱,其中内嵌光敏电阻,感应光强,从而实现汽车大灯的自动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汽车大灯自动控制装置的汽车隐形A柱,所述的汽车隐形A柱包括有由夹层安全玻璃一体塑型的A柱结构;所述的汽车大灯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大灯控制电路,555芯片,电源转换器,继电器,以及嵌入到汽车隐形A柱内的光敏电阻;所述的A柱结构包括有柱体、设置于柱体顶端的连接盖板和设置于柱体底端的连接封板,所述的柱体为弧形立板结构,所述的连接盖板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连接封板与汽车前围固定连接;所述的夹层安装玻璃包括有两块相互重叠的玻璃板、填充于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透明玻璃微珠和环氧树脂,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填充粘接于环氧树脂之间,所述的光敏电阻固定于两块玻璃板之间且位于A柱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大灯控制电路包括有蓄电池、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的大灯及指示灯,所述的555芯片通过电源转换器由蓄电池提供工作电源,并通过搭铁形成回路,所述的继电器的开关触点一端搭铁,继电器的开关触点另一端与大灯及指示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555芯片连接,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搭铁。
所述的柱体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前挡风玻璃卡槽和侧挡风玻璃卡槽,前挡风玻璃和侧挡风玻璃均插入到对应卡槽的两个玻璃板之间,且边缘抵住填充于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透明玻璃微珠和环氧树脂上。
所述的连接盖板包括有连接于柱体顶端的三角连接板、两个分别连接于三角连接板两腰线处的矩形侧板和连接于两个矩形侧板顶端的矩形顶板,所述的两个矩形侧板和矩形顶板上均设置有顶端连接孔,所述的两个矩形侧板与汽车顶板的翻折侧边通过连接螺栓或者铆钉固定连接,矩形顶板与汽车顶板的水平顶板通过连接螺栓或者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封板为弧形板结构,其宽度大于柱体的宽度,连接封板上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的底端连接孔,连接封板与汽车前围通过连接螺栓或者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盖板和汽车顶板之间、连接封板与汽车前围之间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所述的光敏电阻的一端与555芯片、滑变电阻的一固定端分别连接,滑变电阻的另一固定端、可调端分别与555芯片直接连接,电容的一端连接555芯片,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555芯片连接,光敏电阻的另一端、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电容的另一端均搭铁。
所述的蓄电池正极通过保险丝与大灯及指示灯连接,蓄电池的负极搭铁。
所述的继电器选用24V4脚继电器;所述的电源转换器选用EV120-K2412电源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传稳,未经彭传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音频截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