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665.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2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坚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1031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件 施压装置 上压件 下压件 支架 突起端 压骨器 骨块 内格 挤压 医疗器械领域 底部面板 上下贯穿 实际需求 一物多用 碎骨块 嵌合 修补 组装 替代 | ||
本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骨器,包括支架、施压装置、下压件、载骨件和上压件,所述施压装置放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面板上,所述下压件安装于所述施压装置的上方,所述载骨件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内格,所述上压件与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件的上侧和所述上压件的下侧分别设有突起端,所述突起端分别与所述载骨件的上侧和下侧嵌合,用于挤压所述载骨件内格中的骨块。本专利充分利用患处多余的碎骨块,将之挤压形成修补替代骨块,具有使用方便、组装简单、用途满足实际需求、一物多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骨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难以替代。由于人体的骨细胞再生能力极弱,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骨骼损伤修复,没有再生再造的实际意义,一旦损伤破坏则会是永久性的缺失,只能代之以瘢痕性修复,因此人体的骨骼一旦受到严重损伤,会对身体正常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从此丧失运动功能。
当前针对小范围骨骼损伤,例如骨块断裂缺失等,临床医学对人体骨骼的修补治疗主要是使用替代物修补的方法,较常用到骨水泥或生物材料对缺失部分进行修补或粘接。所谓骨水泥,即骨黏固剂或骨固着剂,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等化合物构成,主要起到黏结和固定作用。虽然使用骨水泥对人体骨骼进行修补固定手术效果较好,也可以实现长期稳固,但据研究证实,约1/ 3 左右的患者灌注骨水泥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大多表现为突发性一过性轻度低血压,有约0.6‰的患者出现循环功能衰竭猝死,副作用影响较大。而使用生物材料进行修补或粘接,虽然几乎没有副作用影响,但需要定期更换维护,且材料成本较高。
如申请号为201110206667.3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利用碎骨成型的植骨块的制作工具,其模腔深度根据植骨块的厚度按比例设置,并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限制模块压入模腔的深度,压制时只需将碎骨块填满模腔后压至两限位结构相接触即可得到所述植骨块,但该制作工具一方面零件组装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其操作需要使用人工旋转紧压杆进行模压成骨,不仅效率较低,还对人手操作施压要求较高,若旋紧的力度不足则会导致骨块不够结实稳固,不利于医疗使用,且成型骨块的取出操作性较差,容易损坏成型骨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人体碎骨块制成骨骼修补替代骨块的省力、简单的压骨器。
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骨器,包括支架、施压装置、下压件、载骨件和上压件,所述施压装置放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面板上,所述下压件安装于所述施压装置的上方,所述载骨件包括一上下贯穿的内格,所述上压件与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件的上侧和所述上压件的下侧分别设有突起端,所述突起端分别与所述载骨件的上侧和下侧嵌合,用于挤压所述载骨件内格中的骨块。所述内格可根据具体治疗所需骨块的形状、大小进行相应设置,以配合实际应用。
所述施压装置为本专利的动力源,用于作为基件在其上组装所述下压件和载骨件,并为后续挤压骨块提供动力。由于投入临床使用往往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因此本专利采用机械式的施压装置进行实际应用。
本专利通过所述下压件固定于抵压支架底部面板的施压装置上,而所述上压件则固定于所述支架上部,当所述施压装置启动向上作用时,带动所述下压件和载骨件向上移动,并在施压装置的持续向上作用下,所述下压件和上压件的突起端即共同挤压所述载骨件内格的碎骨块。在压力作用下,碎骨块在内格中变形相互契合从而被挤压成型,最后将所述载骨件中的成型骨块取出,即可得到所需的修补替补骨块。
进一步地,本专利还包括转接件,所述下压件通过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施压装置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下侧与所述施压装置连接处设有旋转组件,使所述下压件能相对所述施压装置转动,一方面方便调节所述下压件、载骨件与所述上压件的对应位置,另一方面也能实行转换位置从而有利于接下来对所述载骨件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坚,未经陈为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的髋关节骨水泥旷置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