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7273.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伟;彭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N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合 细菌 旋转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其包括支架、光源和反应器,光源和反应器设置于支架上;培养装置还包括挂架和转轴系统,转轴系统包括变频电机、旋转轴和时控开关,旋转轴穿过挂架并带动其旋转,反应器设置于挂架外围;反应器为膜生物反应袋,膜生物反应袋呈扁平状并由软性透光材料压制而成,膜生物反应袋上设有若干个供物料进出的开口。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光合细菌的旋转装着方法,该装置和方法通过将培养物置于透光扁平的袋状反应器中从而减小光径、提高培养效果;并且可旋转的挂架通过旋转使反应器上下颠倒而使培养物充分混匀,还使各反应器间相互遮光而形成“明‑暗”循环,既保证了培养所需的光强,也可以使得光强不至于过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及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及光合细菌的旋转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英文名: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bbr.name: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可以吸收适宜生长的450-550μm波长光,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农业种植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叶面喷施促进光合作用。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深度的有机废水和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等特点,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厌氧培养和开口式微气培养。全封闭式培养一般多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培养,而开口式(水泥池)培养光照条件不好,细菌有聚光贴壁现象,还需要人工翻动,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程度大,生长缓慢。培养所能达到的菌体密度低,容易失败,通常不能连续生产、劳动强度大,不适合现代高标准微生物菌的规模化生产;并且为了维持其厌氧环境和其培养物的均匀受光,通常在密闭培养容器中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处理,这造成了大量的动力消耗和人力劳动。而大型反应器因本身光径等因素,导致培养物密度不是很高。此外,培养过程中培养物还可能因为光强过大而导致光合细菌被强大伤害,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过程中混合均匀、光强可控制并且包装方便的的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及光合细菌的旋转培养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其包括支架、光源和反应器,所述光源和反应器设置于支架上;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挂架和转轴系统,所述转轴系统包括变频电机、旋转轴和时控开关,旋转轴穿过挂架并带动其旋转,反应器设置于挂架外围;所述反应器为膜生物反应袋,膜生物反应袋呈扁平状并由软性透光材料压制而成,膜生物反应袋上设有若干个供物料进出的开口。
该装置通过采用软性透光的扁平袋状膜生物反应袋作为反应器,减小了光径,有利于光合小细菌的培养;同时,将反应器设置于可旋转的挂架上,一方面可以在培养时由于旋转而使膜生物反应袋不断地被上下颠倒,实现了培养物的充分混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可膜生物反应袋间相互的位置实现相互遮盖的效果,实现对于各膜生物反应袋明暗相间的培养过程,从而防止培养物被强光伤害;再次,还可以通过旋转速度来调整各膜生物反应袋接受光源照射的时间从而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培养条件。该装置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培养时混合均匀并且可以规模化生产。
优选地,所述挂架由硬质可承重且不易变形材料制,其形状为圆柱形、长方体形或多边体形形状,或者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其他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7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氧脱碳型中央新风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沼气脱硫脱碳加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