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直流无刷马达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8114.4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阳;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30 | 分类号: | H02P6/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马达 反转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交直流无刷马达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交流电机,适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
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但是传统交流电机是利用切换频率的方式使电机运转,这样转速就会受限基本在2600RPM左右。
现有一种电容式12038交流风扇,采用加启动电容的方式来实现正反转功能,但是目前这种采用加启动电容的方式来实现正反转功能存在以下缺陷:
1:功耗大,且效率低,添加电容式启动会使成本相应提高,需要用多槽矽钢片来生产,而且需要扎漆包线。
2:生产麻烦,因为使用多槽的矽钢片来生产造成绕线麻烦,且直流马达的定子矽钢片较大造成重量较大,需要矽钢片锁螺丝的方式来固定,而直流马达的正反转则需要单独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内部的驱动电路实现正反转。
3成本高,外壳原材料采用铝合金制作价格昂贵,且在外壳表侧设有喷漆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直流无刷马达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制作成本低,交流与直流均可使用,电压范围宽,使用效率高,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直流无刷马达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有正转电路、反转电路,所述正转电路和反转电路的构成与连接方式相同,所述正转电路包含有整流滤波电路,驱动电路,所述正转电路还包含有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含有二极管D2、二极管D1、BP6513G芯片U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7与芯片U1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通过电容C4与芯片U1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4号引脚通过电阻R6、电阻R5与芯片U1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4号引脚还通过电阻R6、电感L1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2、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U1的3号引脚通过电阻R4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8号引脚通过电容C3、电阻R3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5号引脚、6号引脚均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含有MB6S芯片Z1、电容C1,所述芯片Z1的1号引脚、2号引脚分别作为连接端CW、连接端COM,所述芯片Z1的4号引脚与降压电路输入端连接,芯片Z1的4号引脚还通过电容C1接地。同理,反转电路中的整流滤波电路包含有MB6S芯片Z2,其1号引脚、2号引脚分别作为连接端CCW、连接端COM。其中,正转电路芯片Z1的2号引脚和反转电路芯片Z2的2号引脚均通过电阻RU引出端作为公共连接端COM。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 包含有电容C5、电阻R14、电阻R8、SDC477芯片、线圈coil,所述SDC477芯片的1号通过电阻R8与降压电路连接,所述SDC477芯片的1号引脚还分别通过电容C5、电阻R14接地,所述线圈coil的两端分别与SDC477芯片的2号引脚、3号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正转电路与反转电路均设有整流滤波电路、降压电路和驱动电路,通过降压电路进行降压,使驱动电路可以正常运转,正转电路中的整流滤波电路的连接端CW和连接端COM接通构成回路时,实现马达正转,反转电路没有回路,处于静止不运作状态;同理,与正转电路结构相同的反转电路中的连接端CCW和连接端COM接通构成回路时,实现马达反转,正转电路处于静止不运作状态,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无需通过信号控制马达的转动方向,只需要接通电源便可以实现马达的正转与反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压从12V-260V之间的直流电或交流电都可以实现马达的正转与反转,电压范围宽,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正转电路;2:反转电路;3:整流滤波电路;4:降压电路;5: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8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篮筐挂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球器的储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