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力护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0684.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41D13/0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林蜀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带 护腰 助力腰带 护理 护腰带 提拉 护理人员手 患者躯体 斜向固定 腰部位置 舒适度 腋部 站姿 坐姿 腰带 保证 | ||
助力护腰带,包括护腰,在护腰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助力带,助力带斜向固定在护腰上。坐姿患者欲调整为站姿时,护理人员手握助力带向上提拉,即协助患者进行调整。这种助力腰带,保证了一定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提拉协助有足够的空间;助力腰带的结构,使得护理人员的手从腋部降低到腰部位置,更能使得上力;同时护理人员将力作用于腰带上,避免了与患者躯体的直接接触,增加了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人护理用具,特别涉及助力护腰带。
背景技术
腰腿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现代诊治技术的快速提高和内固定材料的创新完善,使腰椎手术治疗后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但因腰椎的稳定性重建,骨折的愈合需要时间,所以腰部需要合适的支撑和保护才能起床,最常用的是护腰带。患者术后早期从坐姿调整到站姿时,通常护理人员将双手插入患者的腋下,协助将其扶起。但这种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人体从坐姿到站姿,躯干须向前倾再站直,而用双手直接托起患者,两人的躯干距离较近,操作空间小,助力不方便;同时因腋下神经、血管丰富,易造成患者的不适、疼痛,甚至损伤腋下神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助力护腰带,这种护腰带结构合理,能很好协助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从坐姿调整为站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助力护腰带,包括护腰,在护腰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助力带,助力带斜向固定在护腰上。
上述的助力护腰带,每根助力带,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护腰上。
上述的助力护腰带,助力带的末端设有手拉环。
通常使用的护腰都是绕腰部进行包围,两端通过内侧面的魔术贴进行粘合固定,在腰背部设有钢板对腰部进行衬托。
助力带的斜向固定是指助力带的固定端相对于护腰包裹躯体后的躯体垂线方向呈现斜向,在帮助患者从坐姿调整到立姿时,是斜向对助力带进行拉动,而不是垂直向上提拉,斜向固定助力带的设计符合用力规则。
坐姿患者欲调整为站姿时,护理人员手握助力带向上提拉,即协助患者进行调整。这种助力腰带,保证了一定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提拉协助有足够的空间;助力腰带的结构,使得护理人员的手从腋部降低到腰部位置,更能使得上力;同时护理人员将力作用于腰带上,避免了与患者躯体的直接接触,增加了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护腰,2助力带,3手拉环,4助力带在护腰上的的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助力护腰带,包括护腰,在护腰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助力带,助力带的末端设有手拉环。助力带斜向固定在护腰上。
使用时,将护腰包裹于患者腰部,当坐姿患者欲调整为站姿时,护理人员手握助力带将手指伸入手拉环向上提拉,协助患者进行调整姿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例中两侧的助力带,首尾两端竖向分布、分别固定在护腰上。助力带斜向固定在护腰上。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例中助力带的首尾两端水平分布、斜向地固定在护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0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