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条式残膜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1291.8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露巍;高爱民;尚建伟;乔水江;党永斌;田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式残膜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残膜回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条式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用地膜地面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覆盖”,又称“护根栽培”或“促根栽培”。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日本发明并用于草莓生产,随后被迅速推广应用到其他作物的生产栽培种植。据国际农用塑料委员会介绍,在过去二十多年以来,农用地膜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得到迅速的增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成为一种农业种植的重要方式。
由于农膜覆盖量的连续增加,农田里已出现了白色污染的现象。据估计目前我国田地内部的残膜具有十万吨。它阻碍了农业的良性发展,且对农业食品安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量残膜存在已经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此外,因为大量田间农用残膜的存在,这些都为农膜收集引来了很大的难度,不仅回收劳动强度大,而且回收率难以保证。又由于我省现在没有适用的地膜捡拾机械,全省地膜回收主要以人工捡拾为主,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链条式残膜回收装置。
一种链条式残膜回收装置,包括输膜主动链轮、输膜从动链轮、输膜杆、卸膜杆、起膜铲,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膜主动链轮固定在驱动轴上,输膜从动链轮固定在从动轴上,输膜主动链轮与输膜从动链轮通过输膜链条相连接,输膜链条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组输膜杆,输膜链条的外侧设有导轨,输膜链条和导轨均倾斜设置,导轨上沿输膜杆移动轨迹方向设有沟槽,使得输膜杆能够沿导轨的沟槽内循环转动,导轨底部设有与导轨平行的输膜板,输膜板的前部设有起膜铲,起膜铲将地膜铲起,并积存在输膜板的底部,输膜板固定在起膜铲的支架上,所述驱动轴的侧部固定有两组第二链轮,一组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相连接,另一组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三链轮相连接,第一链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同时转动,同时第二链轮与输膜主动链轮同轴,实现输膜主动链轮的转动,第三链轮固定在卸膜主轴上,主轴的中部固定有若干组卸膜杆。
优选地,所述卸膜主轴与卸膜杆组成的卸膜装置固定在储膜斗的上部,使得卸膜杆能够将缠绕在输膜杆地膜卸入储膜斗中,储膜斗的进口处设置在输膜板出口的下部,储膜斗固定在机架上,储膜斗的侧部设有车轮,车轮通过其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以方便装置的整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固定在轴承箱内,所述驱动轴两端的轴承箱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上部,从而减少装置运转的阻力,节约能耗,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固定在轴承箱内,所述从动轴两端的轴承箱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下部,从而减少装置运转的阻力,节约能耗,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在减速电机的主轴上,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机架的前部,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装置上的各部件运转,所述机架的前部还固定有牵引挂钩,以方便装置与牵引机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牵引机械牵引残膜回收装置移动,起膜铲将土壤中的地膜铲出积存在输膜板的底部,输膜链条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输膜杆在在导轨的沟槽中循环转动,输膜杆将地膜刮送至输膜板的上部,卸膜主轴同样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卸膜杆将挂在输膜杆上的地膜刮入储膜斗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台减速电机实现运转部件的转动,从而大大的简化了装置的结构,节约能耗;通过设置具有沟槽的导轨,避免地膜进入输膜链条内,造成缠绕,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卸膜杆,能够有效避免地膜缠绕输膜杆,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条式残膜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起膜铲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牵引挂钩,2、减速电机,3、第一链轮,4、机架,5、导轨,6、输膜杆,7、输膜链条,8、第二链轮,9、驱动轴,10、输膜主动链轮,11、第三链轮,12、卸膜主轴,13、储膜斗,14、起膜铲,15、输膜从动链轮,16、从动轴,17、输膜板,18、车轮,19、卸膜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1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除草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土壤翻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