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抗体纳米金颗粒标记的肿瘤标记物快速检测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491705.7 申请日: 2017-05-03
公开(公告)号: CN206725584U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发明(设计)人: 宋海鹏;孙璐璐;刘原源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国创纳米抗体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21/78
代理公司: 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11478 代理人: 李新军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体 纳米 颗粒 标记 肿瘤 快速 检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标记物快速检测卡,属于蛋白质体外快速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癌胚抗原(CEA,又称为CEACAM-5或CD66e)是一种具有约180kDa 分子量的糖蛋白。CEA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名成员,并且含有经由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与细胞膜连接的7个域。7个域包括单一N端 Ig可变域和与Ig恒定域同源的6个域(A1-B1-A2-B2-A3-B3)。CEA最初分类为仅在胎儿组织中表达的蛋白质,现在已经在几种正常成年组织中鉴定出。CEA的过量表达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观察到,包括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细胞瘤、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因此,CEA 已经被鉴定为肿瘤相关抗原。CEA容易自细胞表面切割,并直接或经由淋巴系统自肿瘤脱落入血流中。由于此特性,已经使用血清CEA的水平作为临床标志物以诊断癌症并筛选癌症。而且,CEA也已被用作肿瘤标记,测量癌症患者血液中升高的CEA的免疫学测定法已在临床上用于癌症的预后和控制。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被称为p53蛋白。p53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其产物也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p53蛋白极不稳定,半衰期仅数分钟,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和广谱的肿瘤抑制作用。突变型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可被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来。p53基因的突变(缺失)是人类肿瘤的常见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一般认为p53 过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复发及不良预后相关。

目前市场上的广谱的肿瘤的早期判断仅仅单独依靠单一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常常因为单一的检验周期长,灵敏度低,从而无法确保肿瘤的诊断率,甚至会影响肿瘤患者后续的治疗和生命健康。

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纳米金标记技术(na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吸附机理是纳米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而且吸附后不会使生物分子变性,由于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由于球形的纳米金粒子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可以与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牛血清白蛋白等非共价结合,因而在基础研究和实验中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是将各种反应试剂以条带状固定在同一试纸条上,待检标本加在试纸条的一端,将一种试剂溶解后,通过毛细作用在层析条上渗滤、移行并与膜上另一种试剂接触,样品中的待测物同层析材料上针对待测物的受体(如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层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被截留、聚集在层析材料的一定区域(检测带),通过可目测的纳米金标记物得到直观的显色结果。而游离标记物则越过检测带,达到与结合标记物自动分离之目的。 GICA特点是单一试剂,一步操作,全部试剂可在室温长期保存。这种新的方法将纳米金免疫检测试验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能够同时检测CEA和p53突变体的肿瘤早期检测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标记物快速检测卡,所述检测卡由呈条状结构的基材1提供支撑,在所述基材1上设置包被膜2,在所述包被膜2上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样区3、检测区4和吸水区5,在所述加样区3上搭接纳米金耦合垫31,在纳米金耦合垫31上搭接样品垫32,在所述吸水区5上搭接吸水纸51,在所述检测区4上设置有串联排列的检测线一41、检测线二42和质控线4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被膜2为硝酸纤维素膜,在所述纳米金耦合垫31上包被与纳米金耦合的抗CEA第二抗体、抗p53突变体第二抗体和兔IgG抗体,在所述检测线一41上包被抗CEA第一抗体,在所述检测线二42上包被抗p53突变体第一抗体,在所述质控线43上包被羊抗兔IgG抗体。

优选地,所述抗CEA抗体、抗p53突变体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创纳米抗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创纳米抗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1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