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2408.4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倪聪;卢晨晖;陆毅峰;董梦如;程玉;吴杰;张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4 | 分类号: | F24F1/04;F24F3/16;F24F11/00;F24F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负离子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愈加严重,雾霾频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又开始持续超标。据统计,全球因空气感染死于哮喘病100000多人,其中35%为儿童,近几年空气污染诱发中国白血病患者高达80%,而口罩对PM2.5的过滤率小于30%,并且影响呼吸性能和气体交换,长期使用会胸闷不适,并造成缺氧。因此,净化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对儿童、老人、孕妇这些对空气比较敏感,容易受空气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特殊人群,空气净化器可以大大减少染上这些病症的几率。
传统式的空气净化器难以净化随身空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采用轴流风机和滤芯,噪音很大,而且采用滤网,清理麻烦;现代虽已有负离子型空气净化器,但是体积笨重,不能便携,不能在外出的时候还净化随身空气。目前市场并没有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一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设计一款基于负离子发生原理的便携式微型空气净化器,旨在随时净化周身一立方米的空气,每秒钟可产生500-2000万个负离子,净化效率可以抵得上空气流通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净化效率高且效果好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箱盖、供电系统、分隔板、电控室和器件室,器件室内各器件通过信号线连接到电控室的开发板上进行控制;
所述箱体一侧面固定有供电开关、显示屏和负离子发生器碳头伸出口,所述箱体另一侧面固定有滑槽和数码管,滑槽内设有加湿器拨卡,加湿器拨卡一侧固定在加湿器伸长管上;所述两侧面位置相互平行;
所述供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可充电式电池板、升压模块和充电口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箱体顶部,所述升压模块固定在电控室内,所述充电口固定在箱体一侧面上;
所述电控室主要由控制系统和温湿度传感器组成,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箱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控制系统主要由开发板组成,开发板固定在分隔板上;
所述器件室内主要由工作系统和灰尘传感器组成,所述灰尘传感器固定在分隔板上,灰尘传感器上有圆形开口,开口正对箱体底面上的圆形孔;所述工作系统主要由负离子发生器和加湿器组成,负离子发生器固定在分隔板上,加湿器固定在与温湿度传感器同一侧的方向,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上固定有碳头,碳头形状与箱体一侧面上的碳头伸出口相匹配;
温湿度传感器和灰尘传感器组合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检测系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箱盖通过卡扣与箱体相贴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总体积为120*80*53mm3,体积小,便于携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分隔板上预留有传感器和开发板的接线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升压模块可以将开发板输出的5V电压升至12V供给负离子发生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箱体一侧面固定的供电开关包含电池供电开关和太阳能供电开关。采用多种能源和升压模块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且扩大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范围,使其在任何天气下都可随意使用。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固定在分隔板上的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为胶连接,分隔板固定在箱体内部的限位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加湿器拨卡一侧设置为两片半圆口,固定在加湿器伸长管上。加湿器拨卡可以在滑槽中自由滑动,继而推动着加湿器伸长管伸出,使之可以在不拔出来的情况下完成加湿空气的效果。
该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2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