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热陶瓷节能环保自动施釉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2599.4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彬;张日平;江建群;范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康舒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B28B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6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陶瓷 节能 环保 自动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具体为一种耐热陶瓷节能环保自动施釉生产线,属于施釉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施釉工艺时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的一种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虽然现在任有大部分施釉方法还是经过人工施釉,这样便于进行陶瓷施釉时进行创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施釉操纵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大量瓷器的需求。现有的施釉装置虽然具有良好的施釉效果,但是整体造价过高,而陶瓷本身价值较低,用来进行施釉实则有些得不偿失,而且现在的施釉生产线由于生产过快,在施釉后难免出现釉未干燥,后续装箱或搬运时导致釉刮花,直接造成该瓷器的废弃,无法投入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热陶瓷节能环保自动施釉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热陶瓷节能环保自动施釉生产线,包括支架、工序板和传送带,所述支架中部设置工序板,所述工序板上设置取器机,所述取器机下方设置施釉器,所述施釉器由旋转座和釉缸构成,所述釉缸顶部设置有毛刷,所述取器机一侧设置有注釉桶,所述注釉桶一侧设置有内抹器,所述内抹器通过升降杆和螺旋座构成,且所述内抹器一侧设置烘干器,所述烘干器包括电阻盒和喷热口,且所述烘干器一侧设置切光器,所述切光器底部设置有切割环刀,所述工序板下方设置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活动板,且所述传送带一端设置变向盒。
优选的,为了使切割环刀能有效切割任意陶瓷部分的边角,所述切割环刀由两个半圆形的环刀组合构成,且两个所述切割环刀通过回拉弹簧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升降过程流畅,所述螺旋座设置于升降杆底部。
优选的,为了使陶瓷拥有更大的施釉空间,所述支架为半“工”字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施釉后能将釉均匀抹在陶瓷上,所述釉缸顶部两侧和螺旋座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为了使陶瓷便于在脱离活动板后便于自由改变位置,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传送带上,且所述两个传送带之间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通过变向盒控制活动板来回移动,一个活动板即可完成所有施釉工序,结构简单,活动有序,节约制作材料;釉缸和内抹器均设置有毛刷,可在施釉后对陶瓷上的釉进行抹匀,施釉均匀,还能保证釉能紧贴在陶瓷上,施釉效果好;切割环刀分为两个半圆形环刀,通过回拉弹簧连接,能有效切割任意陶瓷上的干釉边角,保证施釉的陶瓷光滑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釉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抹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干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工序板;3、注釉桶;4、烘干器;5、切光器;6、活动板;7、施釉器;8、取器机;9、内抹器;10、传送带;11、变向盒;12、釉缸;13、旋转座;14、毛刷;15、螺旋座;16、升降杆;17、电阻盒;18、喷热口;19、回拉弹簧;20、切割环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耐热陶瓷节能环保自动施釉生产线,包括支架、工序板和传送带,支架中部设置工序板,工序板上设置取器机,取器机下方设置施釉器,施釉器由旋转座和釉缸构成,釉缸顶部设置有毛刷,取器机一侧设置有注釉桶,注釉桶一侧设置有内抹器,内抹器通过升降杆和螺旋座构成,且内抹器一侧设置烘干器,烘干器包括电阻盒和喷热口,且烘干器一侧设置切光器,切光器底部设置有切割环刀,工序板下方设置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活动板,且传送带一端设置变向盒。
切割环刀由两个半圆形的环刀组合构成,且两个切割环刀通过回拉弹簧连接,切割环刀能有效切割任意陶瓷部分的边角。
螺旋座设置于升降杆底部,升降过程流畅。
支架为半“工”字形结构,给陶瓷更大的施釉空间。
釉缸顶部两侧和螺旋座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毛刷,施釉后能将釉均匀抹在陶瓷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康舒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康舒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2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浇筑窗台压顶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上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