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4504.2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智;韩永璞;刘剑花;范畅;李柯纯;彭慧;侯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巡检 用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衣,尤其是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巡检人员在巡检时需要经常登杆检查,由于登杆检查为非连续作业,因此每到一基杆塔,就要穿一次安全带,然后上塔,由于穿戴不是特别方便,也比较费时。而由于安全带为强调可靠性,相对一般衣服而言材质更加坚硬,长期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能够使登杆检查维修更加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包括安全带主体,安全带主体通过衬垫内嵌于工作服内,与安全带主体连接的锁紧扣位于工作服背部且露出工作服外。
所述安全带主体包括肩带,肩带为U型,U型肩带对称设置在两侧肩部处、且下端通过腰带、尼龙环扣锁紧。
所述U型肩带靠背一侧设有弹性胸带,弹性胸带内设有弹性橡胶。
所述锁紧扣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进绳孔和出绳孔,连接块下端铰接有绕线块,绕线块上并排设有两个楔形槽,每个楔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楔形块。
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橡胶垫。
所述绕线块上设有绕线槽。
所述衬垫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将安全带与工作服合二为一,避免反复穿戴安全带,为登杆检查节省时间,大大提高巡检效率,且简化穿戴过程,提高舒适度。
2)、通过设置锁紧扣,锁紧扣与保护绳可拆卸;在路面上时,可去掉保护绳,当登杆时可快速安装保护绳,简单方便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扣的示意图。
图中:安全带主体1,工作服2,锁紧扣3,肩带4,腰带5,尼龙环扣6,弹性胸带7,连接块8,进绳孔9,出绳孔10,绕线块11,楔形块12,橡胶垫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巡检用工作服,包括安全带主体1,安全带主体1通过衬垫内嵌于工作服2内,与安全带主体1连接的锁紧扣3位于工作服2背部且露出工作服2外, 锁紧扣3内穿过保护绳。安全带主体1可采用高强度尼龙或蚕丝,保证柔软性和强度,并且较轻。这样可使安全带与工作服合二为一,避免反复穿戴安全带,且舒适轻便。
所述安全带主体1包括肩带4,肩带4为U型,U型肩带4对称设置在两侧肩部处、且下端通过腰带5、尼龙环扣6锁紧(尼龙环扣6为一般安全带使用的环扣)。无论衣服是拉链式还是纽扣式均可在穿戴过程中完成安全带的扣紧。由于肩部、腰部锁紧,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发挥安全带独立的功能。
所述U型肩带4靠背一侧设有弹性胸带7,弹性胸带内设有弹性橡胶。由此既保证衣服随不同肥胖程度的人张开或锁紧,保证服帖。
所述锁紧扣3包括连接块8,连接块8上设有进绳孔9和出绳孔10,连接块8下端铰接有绕线块11,绕线块11上并排设有两个楔形槽,每个楔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楔形块12。楔形块12通过T型凸起设置在楔形槽一端的滑槽内。既方便滑出绕绳,同时也使楔形块12在工作时限制在楔形槽内。工作时保护绳一端打结,穿过进绳孔9,并绕过两个楔形块12,最后从出绳孔10出来,当绳受力作用后,楔形块12朝右运动,与楔形槽紧密接触,并实现锁紧。由于存在两套楔形块锁紧,因此可最大限度避免松脱。
所述连接块8底部设有橡胶垫13。由此当拉绳带动绕线块11向右旋转并与连接块8合拢时,橡胶垫可对楔形槽右端开口进行封闭,避免楔形块长期磨损后松脱掉产生意外。另外由于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降低绕线块11与连接块8合拢时的冲击。
所述绕线块11上设有绕线槽。由此保证定向缠绕,减少不定向移动时产生磨损。
所述衬垫为海绵。海绵既轻且舒适,可将安全带主体1与工作服2隔离,保证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4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