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051.9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烨;苏宁宁;胡敬磊;张心明;孟文卿;赵伟宏;刘建河;周曾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12 | 分类号: | 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抛光 螺旋 齿轮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
背景技术
磨料流加工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机械加工方法,它是以磨料介质在压力下流过工件所需加工的表面,进行去毛刺、除飞边、磨圆角,以减少工件表面的波纹度和粗糙度,达到精密加工的光洁度,螺旋齿轮作为器械中的零部件,大到汽车、坦克、飞机,小到钟表,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使用性能。螺旋齿轮在工作中主要是传递作用,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力,在工作过程中,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轮齿折断,而齿面的抛光均匀性和光洁度对其有着重大的影响,齿轮在工作中,齿与齿之间相互接触,产生挤压力和剪切力,若是抛光不均匀,表面粗糙度较大,则在同一齿面上就受力不均,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对齿轮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发生轮齿折断,甚至重大事故,传统的抛光方法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都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抛光效率低且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齿轮经常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为稳定性好,效率高,在灰尘较大的地方,表面粗糙度得不到保证,灰尘就会在齿面上聚积。齿轮每一次啮合,都会发生一次应力集中,随着时间推迟,灰尘会越来越厚,灰尘中的水分慢慢腐蚀着齿轮,从而加重对齿轮的破坏和磨损,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该夹具能有效抛光螺旋齿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夹具是由上盖板、夹具套和下盖板组成。夹具套将螺旋齿轮包围在内,夹具套和螺旋齿轮之间形成磨粒流流道;上盖板通有上磨料缸,下盖板通有下磨料缸,便于收集和抛光;上盖板与螺旋齿轮连接上传动装置,下盖板与螺旋齿轮连接下传动装置,上盖板下端中心区域装有电动机槽和上轴承内圈套,电动机通过轴带动上传动装置从而带动螺旋齿轮旋转;上下传动装置上部都为圆台状,起导流作用,下部为圆柱状,上面装有键,与螺旋齿轮配合使用;上传动装置的圆台上端有键槽,与电动机轴上的键配合使用,上传动装置和下传动装置的上端都设有轴承槽,与轴承配合使用;上传动装置和上盖板进行上轴承连接,下传动装置和下盖板进行下轴承连接,保证齿轮正常旋转。
所述在夹具套上端和上盖板之间装有密封圈,夹具套下端和下盖板之间装有密封圈,防止磨料发生泄漏,保证其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夹具是由上盖板、夹具和下盖板组成,夹具套和螺旋齿轮之间形成磨粒流流道,保证齿轮全方位得到抛光,上盖板下端中心区域设有电动机槽,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带动螺旋齿轮旋转,增加抛光均匀性,并且电动机还可以实现正转和反转,使抛光效果更好,上下盖板都各通有一个磨料缸,即可从上到下抛光,也可从下到上抛光,抛光效率大大提高,夹具套上下两端各有4个键槽,分别上下盖板紧密配合,这是为了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夹具套和上下盖板之间发生相对错动,造成事故;传动装置和上下盖板连接有轴承,保证齿轮正常旋转。
附图说明
图1装配图
图2上下盖板全视图
图3上下传动装置全视图
图4电动机图
图5螺旋齿轮图
1、上盖板,2、电动机,3、上轴承,4、上传动装置,5、螺旋齿轮,6、夹具套,7、下传动装置,8、下轴承,9、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的结构及其原理,以便于更好地为本领域人员或其它领域所理解。
一种固液两相流抛光螺旋齿轮的夹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是由上盖板1、夹具套6和下盖板9组成,上盖板1和下盖板9分别与夹具套6上下两端的键槽11紧密配合,上盖板1下端中心区域设有电动机槽18,电动机槽18装有电动机2,电动机2通过键13与上传动装置4的键槽15配合使用,上传动装置4的键10连接螺旋齿轮5的键槽14,上传动装置4和上盖板1通过上轴承3连接,上轴承3的内圈与上轴承内圈套20外侧面相互配合,轴承3的外圈和上传动装置4的轴承槽16相互配合;螺旋齿轮5的键槽14连接下传动装置7的键12,下传动装置7和下盖板9通过下轴承8连接,轴承8的内圈和下盖板9的下轴承内圈套19相互配合,轴承8的外圈和下传动装置7的轴承槽16相互配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和替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