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线切割脉冲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9366.7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瑞;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比奥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4 | 分类号: | B23H7/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切割 脉冲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线切割脉冲电源电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减少发热、总功率下降。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线切割脉冲电源能量利用率非常低,只有一小部分参与加工放电,一大部分能量都损耗在功放电阻上以发热的形式释放掉,污染环境,还要安装散热装置,将热能快速释放掉增加了制造成本和电柜体积,这与现在提倡的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减少排放严重不符。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线切割脉冲电源电路,利用高压回路实现快速击穿,快速击穿过程中能量损失小;快速击穿后采用低压恒流加工,恒流加工过程中电阻很小,电阻消耗功率也小,从而降低整个加工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EPLD、高圧回路、低圧回路,所述EPLD输出端与高圧回路、低圧回路连接,高圧回路与低圧回路相互独立工作;所述高圧回路的输出端都接工件,用于快速击穿;所述低圧回路的输出端也连接工件,用于快速击穿后的恒流加工。
优选的,所述低圧回路采用恒流源控制工件加工,所述恒流源具有至少两个电流档位。
优选的,所述高圧回路输出端与低圧回路的输出端接有二极管,利用二极管进行隔离。
优选的,高圧回路中,外加的高压接N型的MOS管Ⅰ的漏极,MOS管Ⅰ的栅极接收EPLD发射的高频脉冲信号,MOS管Ⅰ的源极接工件,当Ug>Us时,MOS管Ⅰ导通,对工件高能量加工。
优选的,高压回路中,EPLD发射的高频脉冲信号经过光耦Ⅰ进行信号的隔离,光耦Ⅰ的输出端接电阻后接MOS管Ⅰ栅极。
优选的,低压回路中外加的低压接N型MOS管Ⅱ漏极,MOS管Ⅱ源极接电流调档电路,MOS管Ⅱ的基极接收EPLD发射的高频脉冲信号,当Ug>Us时,MOS管Ⅱ导通,对工件恒流加工。
优选的,低压回路中,EPLD发射的高频脉冲信号经过光耦Ⅱ进行信号的隔离,光耦Ⅱ的输出端接电阻后接MOS管Ⅰ栅极。
优选的,所述MOS管Ⅱ可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MOS管Ⅱ进行并联用于提高负载能力。
优选的,低压回路中还包括有可控稳压源,所述可控稳压源的阴极接在MOS管Ⅱ的基极,可控稳压源的参考极和阳极之间连接并联的调档电路。
优选的,可控稳压源的参考极接在N型MOS管Ⅱ源极和调档电路电阻的连接公共端,阳极接在调档电路的继电器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中,每个加工周期内先高压回路实现快速击穿在采用低压恒流加工,高压回路由于输出电流小开通时间短,快速击穿过程中能量损失小;快速击穿后采用低压恒流加工,恒流加工过程中电阻很小,电阻消耗功率也小,从而降低整个加工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降低发热量,保证能量利用率大幅提高、总功率下降,节约了加工用电成本,对生产机床厂家来讲,由于发热量减少,进一步的减少了散热风扇的使用,节约了制造成本,减小了电柜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利用本专利申请进行工件加工时,工件加工电压的时序效果图;
图中,1D1为光耦Ⅰ;3V1为MOS管Ⅰ,3V1的1、2、3引脚分别为栅极、漏极和源极;1D2为光耦Ⅱ;3V2为MOS管Ⅱ,3V2的1、2、3引脚分别为栅极、漏极和源极;3V3为可控稳压源,3V3的1、2、3引脚分别为参考极、阴极、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EPLD、高圧回路、低圧回路,所述EPLD输出端与高圧回路、低圧回路连接,高圧回路与低圧回路相互独立间隔工作;所述高圧回路的输出端都接工件,用于快速击穿;所述低圧回路的输出端也连接工件,用于快速击穿后的恒流加工,每个加工周期内,先采用高压回路进行快速击穿,由于输出电流小开通时间短,所以损耗的能量小,高压击穿后低压回路进行电流加工,低压回路为恒流源控制,恒流源具有至少两个电流档位,每个档位的电流输出不同且是可以进行档位选择的,这样使用同样大小的电流来进行加工的时候,由于电阻的阻值变小,消耗在限流电阻上的功率会变小,其中,图1中的HFGND与钼丝相连,利用钼丝对工件进行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比奥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比奥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