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9963.X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练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8;E03D11/13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水 系统 外置 节水 高压 虹吸 座便器 | ||
1.一种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盆和冲水管道,座便盆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方形成水封隔臭,排污口连接有排污虹吸管,其特征在于,冲水管道的进水端连接有外接自来水管的水控制阀,排污虹吸管包括前部的虹吸管段和后部的排污段,排污虹吸管的虹吸管段连接排污口,排污虹吸管采用竖直排污、横向排污、侧向排污、斜向排污和弯曲排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段为S型虹吸管段;
所述S型虹吸管段与排污段为一体设计,或是,
所述S型虹吸管段和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接驳安装结构,S型虹吸管段在座便器排污口至S弯最高处的部分为虹吸发生段,在虹吸发生段以下至座便器底部为排污管段,排污管段采用接驳管道,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出水口,接驳管道的内径与虹吸发生段的内径一致,或是形成往排污口方向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或是直接过渡为大于虹吸发生段的内径的管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段为α型虹吸管段,与排污段为一体设计,或是,α型虹吸管段和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接驳安装结构,α型虹吸管段为排污口朝下的底排式结构,排污段设置有与α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接驳配合的接驳头和万向管;
所述接驳头为直管式接驳管套或接驳弯头;
接驳弯头与虹吸管段的排污管段出水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出水口为中心,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结构;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横向接驳头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排污段的末端活动设置有外接楼房排污管道的接插头,接插头上设置有密封件,排污段末端的排污出口的内径与虹吸管段一致为2-11cm,外径为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便盆采用顶进水式或后进水式或侧进水方式,进水孔设置在座便盆的顶部和/或后部和/或侧部;
冲水通道包括沿座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城冲洗水通道和辅助冲水通道,排污虹吸管的进污口的前方设置有辅助冲水孔,辅助冲水通道为辅助冲孔供水,辅助冲水孔的出水方向朝向进污口;辅助冲水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冲水孔分别设于水封的底部和/或侧壁/或S形虹吸管段内和/或座便盆环城冲洗水通道至水封之间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在环城冲洗水通道上对准进污口的方向设置有1-5个直径大于辅助冲水孔的喷水孔,沿着座便盆内壁直奔进污口;以座便盆的水封底部为中心,排污虹吸管在座便器后面,或是排污虹吸管设置在座便器的前面,或是排污虹吸管在以水封底部为中心的360度适合应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洗水通道为与座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洗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孔径小于1.5cm;环城冲洗水通道的上缘向座便盆内凸伸1-10cm,与座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的挡水裙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盆的开口长度和宽度为10-50cm,座便盆两侧壁厚为0.6-10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洗水通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道组成,每段弧形水道的出水口沿座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道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洗便盆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水系统外置的节水高压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洗水通道设置有割缝式的洗刷小沟,在洗刷小沟前方设有挡水陶瓷裙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练,未经陈小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9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防碰撞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车载安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