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吹炉出烟口水套及底吹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103.7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牛建平;霍守铭;闫丽峰;王海洋;刘尚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7625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吹炉出烟 口水 底吹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吹炉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底吹炉出烟口水套及底吹炉。
背景技术
底吹炉是一种通过在炉体底部的氧气喷嘴把氧气吹入炉内熔池的冶炼设备。底吹炉的炉体通常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炉体的顶部设有利用出烟口水套围成的出烟口,通过出烟口将炉体内的烟尘排出。出烟口水套与圆柱形的炉体连接一侧呈弧线形。
现有的出烟口水套,内部钻设有冷却水通道,使用时采用冷却水循环进行降温散热。但是现有的冷却水道多是采用深孔钻或者埋管铸造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此种方式加工出的冷却水道呈直线型,不能与出烟口水套弧形的一侧完全匹配,容易导致出烟口水套弧形的一侧冷热不均产生应力,引起出烟口水套变形,减少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均匀、使用寿命长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底吹炉出烟口水套冷却效果均匀、使用寿命长的底吹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底吹炉出烟口水套,包括套体和设置于所述套体内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套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至少有一个弯曲边;所述冷却水通道沿所述弯曲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包括朝向相同、且位置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形的弧形边;所述冷却水通道成圆弧形、且沿所述弧形边等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弯曲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弯曲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弯折处成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的边角处设置有两端连通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分支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包括内侧的耐磨层、中间的冷却层和外侧的加强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的表面设置有条状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交叉成网格状。
一种底吹炉,包括支座、炉体和设于所述炉体内的吹氧装置,所述炉体设置有进料口、主烧口、出渣口、出料口和出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口由上述任意一种底吹炉出烟口水套等围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设置有弧形边,能够更好的与圆柱形的炉体配合。冷却水通道沿所述弯曲边设置,使得底吹炉出烟口水套的弧形边冷却均匀,减少应力,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采用上述底吹炉出烟口水套,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的套体的加强层一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的套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炉体、11-进料口、12-主烧口、13-出渣口、14-出料口、15-出烟口、2-吹氧装置、3-支座、4-套体、41-耐磨层、42-冷却层、43-加强层、5-冷却水通道、51-分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底吹炉出烟口水套,包括套体4和设置于所述套体4内的冷却水通道5;所述套体4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通道5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套体4至少有一个弯曲边;所述冷却水通道5沿所述弯曲边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吹炉出烟口水套设置有弧形边,能够更好的与圆柱形的炉体1配合。冷却水通道5沿所述弯曲边设置,使得底吹炉出烟口水套的弧形边冷却均匀,减少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冷却水通道5的形状与套体4的弯曲边形状相同、并沿弯曲边设置,使得冷却水通道5与弯曲边等距设置,使冷却水通道5能够将弯曲边的热量均匀带走,不会形成散热盲区。沿套体4的其他边也设有冷却水通道5,所有的冷却水通道5连成一个循环后,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以循环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