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菱形翅片管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601.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巍;时正海;高洪培;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F28F1/30 | 分类号: | F28F1/30;F28F1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管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管,特别涉及一种菱形翅片管和由此结构衍生的H型翅片管,适用于电力、化工、冶金、钢铁、建筑等行业的各种类型的换热及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换热器是能源、化工、冶金、建筑等众多行业中普遍应用的重要设备,也是这些行业中主要的能耗来源。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于促进我国重要行业发展有着现实而迫切的意义。
换热器的作用是将一种介质中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另一种介质中。当两种介质的传热系数不相同时,提高传热系数小的介质的流动速度、增大传热系数小的介质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合理布设换热器中的换热面,都是降低传热热阻,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有效方法。翅片管式通过在普通管子表面增加翅片,可以使换热面积增大5倍以上,被广泛地应用于锅炉、制冷及各种工业换热器中。
随着对传热学的不断认识,人们开发出螺旋型翅片管和H型翅片管。螺旋型翅片管的翅片为圆形,缠绕在基管上,翅片与流体流向形成一定角度。螺旋型翅片管的翅化系数高,传热效率高,但存在容易积灰的问题。H型翅片管是把两片中间带有圆弧形的矩形钢片对称地焊接在基管上,因正面形状与字母“H”相似而得名。H型翅片管两片钢片间的空隙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自清灰能力。
无论是哪种翅片管,都以管排的形式布置在换热器中。根据管排的布置方式,分为顺列管束和错列管束两种。顺列管束由于流体受到的扰动较少,整体管束的换热系数较低。当错列管束的布置方式时,螺旋翅片管的相邻两列翅片间的间隙较大,无法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提高换热面积;H型翅片管因方形翅片结构,对流体的阻力较大,且无法通过调整管排间距来进一步提高换热空间的利用率。
专利CN104501639A考虑到了H型翅片对于来流阻力的影响,将翅片形状设计为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但这种翅片形式在错列管束布置方式中,相邻两排翅片间将形成一定形状的空隙,造成了对换热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问题,提高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形翅片管束结构,提高了换热空间的利用率,解决了H型翅片管存在的阻力较大问题,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了换热器的材料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菱形翅片管束结构,包括基管1和翅片2,所述基管1的数量至少为一根,所述翅片2为若干沿基管1轴向方向平行排列的以固定间距连接在基管上的薄片;每片翅片开有和基管1外壁形状吻合的半圆形凹槽,与基管1拼接起来;基管1和翅片2组成的结构以管组的形式,错列布置在换热器或需换热的空间范围内。
所述翅片2外沿为菱形,菱形迎风侧两条边的夹角α与相邻两基管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β相等,且α的度数根据错列布置的管束间距变化而变化,变化范围为0<α<180°。
所述基管1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翅片2采用冲压一次成型,利用半圆形凹槽与基管1实现焊接连接,焊接方式为闪光堆焊或钎焊。
所述相邻两个基管1上同一平面上的翅片2间距b根据基管1的间距a进行调整,调整范围为0<b<a。
所述翅片2的菱形外沿中任意相对的两个角或全部四个角变化为圆弧状;
所述每片翅片2为对称的两片等腰三角形翅片,形成类似H型翅片管的结构形式,翅片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γ为相邻两基管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β的一半,即γ=β/2。
菱形翅片管束结构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菱形翅片管束结构,由于菱形迎风侧两条边的夹角α与相邻两基管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β相等,可以有效地利用基管之间的换热空间,提高换热效率。在基管间距相同的条件下,菱形翅片管的翅片面积比螺旋翅片管提高10%,充分利用螺旋翅片管错列布置时相邻两排管连线中点处的换热空间。当翅片2间距b特别小的时候,可以在整个空间中布满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储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平平直波纹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