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643.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熊亚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47/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实物 自动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无人机实物自动传输系统,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人为控制无人机的方向以及距离,十分浪费人力,并且自动化程度不高,在飞行过程中,还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 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所述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的外壳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组件;
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箱体,并且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正表面集成有内存条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内存条双向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左侧集成有信号收发接口和电源接口;
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信号收发器接口双向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
外壳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的支撑板;
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顶部的蓄电池;
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底部的信号收发器。
进一步,所述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
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器组件顶部的定位系统;
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顶部两侧的支杆;
套装在支杆顶端的电动螺旋桨;
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底部的支架;
焊接在支架上的有置物箱;
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底端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贯穿在控制电路板的右侧的摄像头;
与信号收发器双向连接的网关;
与网关双向连接的控制终端;与电源接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的电源。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定位系统和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动螺旋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支架右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与摄像头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通过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系统,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处理器与网关双向连接,网关与控制终端双向连接,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有支架,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置物箱,解决了大量浪费人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外壳;2、支撑板;3、蓄电池;4、信号收发器;5、控制器组件;5-1箱体;5-2、控制电路板;5-3、内存条;5-4、处理器;5-5、信号收发器接口;5-6、电源接口;6、定位系统;7、支杆;8、电动螺旋桨;9、支架;10、置物 箱;11、万向轮;12、摄像头;13、电源;14、网关;15、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实物自动传输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用粉料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钢铁水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