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384.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武林;马军龙;孟晓光;张玉明;贾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身 碰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在应对侧碰时一般都依靠采用高强钢板冲压件加强B柱、侧门槛及地板横梁的方法,零件结构复杂成本高,在低成本框架式结构的车身中很难实现。另外,现有的高强钢板冲压件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会发生严重变形,这会直接导致靠近车门的乘客受伤,甚至会严重影响乘客及汽车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包括车门内板、座椅支架及防撞横梁,所述座椅支架靠近车门内板的一侧设置有多边形框架,所述多边形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与多边形的防撞焊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防撞横梁的两端水平焊接于所述车门内板的两侧,且所述防撞横梁的高度低于所述防撞焊架的高度。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防撞焊架的对角线处至少连接有一个对角防撞梁。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防撞横梁的一端直接焊接于车门内板的一侧,所述车门内板的另一侧焊接有防撞梁支架,所述防撞梁支架朝向车门内板的一侧焊接于所述防撞横梁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多边形框架为长方形框架或正方形框架的一种。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防撞焊架为三角焊架、长方形焊架或正方形焊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其中当所述防撞焊架为三角焊架时,所述三角焊架的三个顶点处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吸能盒。
进一步地,其中当所述防撞焊架为长方形焊架或正方形焊架中的一种时,所述长方形焊架或正方形焊架的四个顶点处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吸能盒。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长方形焊架或正方形焊架沿对角线方向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对角防撞梁。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该车门内板上水平设置有防撞横梁,该防撞横梁可以起到有效预防外力冲击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该多边形框架上连接有吸能盒,该吸能盒的另一端连接有多边形焊架,该防撞横梁的高度低于该多边形焊架的高度,该防撞横梁、多边形焊架及吸能盒共同起到预防和缓解外界冲击力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沿该多边形焊架的对角线设置有对角防撞梁,在所述防撞横梁受到冲击时,该对角防撞梁可起到缓解该防撞横梁的作用,进而对所述汽车安全的进一步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座椅支架与三角焊架及吸能盒的连接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长方形焊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门内板;2-座椅支架;21-长方形框架;22-框架顶点;23-吸能盒;24-三角焊架;3-防撞横梁;4-防撞梁支架;5-长方形焊架;51-对角防撞梁;52-吸能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侧身防碰撞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座椅支架2及防撞横梁3,所述座椅支架2靠近车门内板的一侧设置有长方形框架21,所述防撞焊架为三角焊架24,所述三角焊架24的三个顶点上分别焊接有一个吸能盒23,三个所述吸能盒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长方形框架21的三个框架顶点22相连接,所述防撞横梁3的一端直接焊接在车门内板1的一侧上,所述车门内板1的另一侧焊接有防撞梁支架4,所述防撞梁支架4朝向车门内板1的一侧焊接有防撞横梁3的另一端;所述防撞横梁3的高度恰好位于所述长方形框架21的中部。
所述防撞横梁3用于抵御车身侧向的冲击,当冲击力过大时,所述防撞横梁3撞击所述三角焊架24,所述三角焊接通过吸能盒25向座椅支架2施力,所述防撞横梁3、三角焊架24及与之相连的吸能盒25起到对外界冲击力的缓冲作用和分散作用,以防止冲击力直接冲向车内的人员。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备车厢体用侧开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用气动平开式乘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