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全彩灯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4615.7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定霞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彩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条电路,特别是一种高压全彩灯条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今的LED灯条,由若干个LED发光芯片串联/混联而成,为了实现调光、调色功能,实现灯条的全彩控制,控制电路会向串联的LED发光芯片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各个LED发光芯片运作。然而应用在部分面积较大的场所,为了便于用户安装布置,可以采用较长的LED灯条。
但是采用此类较长的LED灯条会面临一个问题,LED灯条长度较长,意味着LED灯条由更多的LED发光芯片串联而成,LED灯条两端的电压会随之升高,控制电路对LED灯条控制时,控制电路一般发出的信号均为0-5V的电压,控制信号到达高压侧时,信号与此处的电压不能配对,造成信号失真,不能很好地对此处的发光芯片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稳定的高压全彩灯条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全彩灯条电路,包括,
灯条组件,灯条组件包括至少两段依次串联LED串路,该灯条组件由外部电源驱动电路供电且由外部控制电路输入控制信号以驱动灯条组件运作;
信号转换电路,分别与相互串联的LED串路电性连接,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上一段的LED串路电性连接以接收控制信号,信号转换电路将由上一段的LED串路输入的控制信号整合成与下一段的LED串路电压相配对的控制信号,并且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下一段的LED串路电性连接以将整合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下一段的LED串路来驱动下一段的LED串路运作。
灯条组件包括第一LED串路和第二LED串路;
第一LED串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二LED串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
第一LED串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驱动电路/上一段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二LED串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与下一段LED串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第二LED串路的信号输入端与上一段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LED串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转换电路与第一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第二LED串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将由第二LED串路输入的控制信号整合成与第一LED串路电压相配对的控制信号,第一LED串路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LED串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下一段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OPT1、PNP型的三极管Q1、稳压管D11;
该光电耦合器OPT1发光源与第二LED串路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光电耦合器OPT1受光器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LED串路的电源输入端、稳压管D1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
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稳压管D11的正极、光电耦合器OPT1受光器的发射极、第一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LED串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2、NPN型的三极管Q13、电阻R15、电阻R16;
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第二LED串路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13的基极电性连接;
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LED串路的信号输入端、电阻R16的一端电性连接;
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6的另一端、第一LED串路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均接地。
所述第一LED串路上并联有稳压管D1。
所述第二LED串路上并联有稳压管D2。
所述第一LED串路和第二LED串路均由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串联而成。
所述LED发光芯片为SMD5050发光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高压全彩灯条组件,灯条组件包括至少两段依次串联LED串路,在每两段LED串路之间均可设置信号转换电路,获取上一段LED串路的控制信号,整合成与下一段LED串路配对的控制信号驱动下一段LED串路运作,由此本设计可以适用于各种长度的灯条组件,防止由于灯条组件过长,控制信号逐步出现失真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定霞,未经陈定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4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泊车系统采用小托盘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三坐标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