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滞回比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5454.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江;徐鹏华;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陆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22 | 分类号: | H03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滞回比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有滞回功能的比较器电路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外围电路构成。以同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为例,其结构如图1所示:当Ui逐渐增大至参考电压Ur时,运算放大器输出Uo高电平,且高电平通过电阻R3形成正反馈,加速输出状态的跃变,此时的输入电压记为UTH。当Ui由UTH逐渐减小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正端等于参考电压Ur时,运算放大器输出低电平,此时的输入电压记为UTL。该电路的回差即为UTH与UTL之差,记为ΔUTH,不难算出ΔUTH=VCC*R2/R3。滞回比较器由于回差电压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回差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这种有滞回功能的电路在电子产品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传统的滞回电路都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占用PCB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滞回比较器,以解决现有滞回比较器结构复杂,占用面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滞回比较器,包括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
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一端共同连接供电端,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
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为非极性电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仅包括两个三极管、五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件数量非常少,体积小,工作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滞回比较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包括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
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一端共同连接供电端,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
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电容C1为非极性电容。
该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输入电压Vi低于三极管Q2的PN节电压时,三极管Q1与Q2均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电压Vo为低电平;当输入压Vi上升到大于三极管Q2阈值电压时,通过电阻R5为三极管Q2基极注入电流iβ,三极管Q1与Q2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输出电压Vo上升,且输出电压Vo通过电阻R1正反馈作用于三极管Q2的基极,使得三极管Q1与Q2由线性放大区快速进入饱和区,输出电压Vo翻转为高电平,记录此时的输入电压Vi为VH;当输入电压Vi由VH逐渐降低时,因为正反馈作用的存在,输出电压Vo不会立即翻转为低电平,但随着输入电压Vi的逐渐减小,三极管Q2基极的注入电流iβ逐渐减小,使得三极管Q1与Q2由饱和区退出进入线性放大区,在正反馈的作用下,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iβ快速降低,三极管Q1与Q2由线性放大区快速截止,输出电压Vo翻转为低电平,记录此时的输入电压为VL,回差即为ΔV=VH-VL。
忽略三极管Q1的PN节电压及其饱和导通电压,回差ΔV可以根据三极管Q1与Q2的工作状态切换的临界条件计算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陆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陆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5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的散热风机
- 下一篇:一种去眼袋溶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