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刀负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6191.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生;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恩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连接线 连接端 负极板 连接扣 电刀负极板 金属膜层 绝缘层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导电连接 连接结构 生产加工 线芯连接 一端设置 隔离膜 涂胶层 绝缘 耗时 覆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刀负极板结构,包括负极板主体和导电连接线,所述负极板主体设置有金属膜层、涂胶层和绝缘层,所述金属膜层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导电连接线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端连接的连接扣,导电连接线的线芯连接在所述连接扣与连接端之间,所述连接端还设置有绝缘地覆盖所述连接扣和导电连接线的隔离膜。本产品的连接线和负极板的连接结构简单、牢固,易于生产加工,可大大缩减加工耗时,而且导电连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电刀负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与高频电外科手术器械配合使用的负极板,是医疗设备中经常用到的粘贴于人体表皮的回路电极。传统负极板的连接线需要附加设置有连接夹具与负极板的金属层进行连接,因此需要在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故在实际手术使用中并不方便,影响了使用效率,也难以保证连接和导电效果;另外,也有一些将负极板加工为与连接线成整体连接式的结构,这种连接线与负极板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连接,需要同时对负极板前期加工才能使用,因此使用并不方便,影响了使用效率,而且并联位有凸出结构压迫使用者身体,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刀负极板结构,将连接线和负极板进行导电和紧固连接,加工容易,不会压迫使用者身体,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刀负极板结构,包括负极板主体和导电连接线,所述负极板主体设置有金属膜层、涂胶层和绝缘层,所述金属膜层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导电连接线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端连接的连接扣,导电连接线的线芯连接在所述连接扣与连接端之间,所述连接端还设置有绝缘地覆盖所述连接扣和导电连接线的隔离膜。
所述连接扣的横向截面为U形或n形的框体结构,连接扣两侧壁体上凸出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匹配从所述连接端一表面穿过,并向内弯折紧扣连接端的另一表面。
所述连接扣两侧的卡齿相对错落地沿壁体分布,连接扣对向所述导电连接线的一端还延伸设置有向两侧壁体边缘弯折的定位孔,生产加工时,所述定位孔和连接扣的原料件传送带用于将连接扣准确自动地送入端子机的打线位,在端子机的压力下将U型连接扣的卡齿穿金属膜层将金属膜层和导线的线芯压紧,做到导电接触良好。
所述连接端上还套置有同时包裹所述导电连接线和连接扣的绝缘软包,可在使用时更好地避免压迫使用者身体。
所述绝缘层上对应可撕开地设置有覆盖所述涂胶层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边缘处凸出设置有易撕端。
所述绝缘层和保护膜均为泡棉面PET层或PET、塑料膜层。
所述金属膜层为铝膜层,所述涂胶层为导电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的连接线和负极板的连接结构简单、牢固,易于生产加工,可大大缩减加工耗时,而且不会压迫使用者身体,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负极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扣水平纵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扣水平横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扣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恩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恩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6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凝线辅助固定装置
- 下一篇:具有平面偏转特性的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