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生产污水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6268.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生产 污水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污水吸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生产污水清理装置,属于环保技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一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处理方法是首先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在生产地点就地处理(如不排出生产车间)常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低于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或回用。形成新的重金属浓缩产物尽量回收利用或加以无害化处理。
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不仅治理效率低,治理后的污水水质差,而且治理成本高,影响了工厂了效益。因此提供一种重金属生产污水清理装置,对重金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清理,使得处理过的污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治理效率高,治理成本低,治理后的污水水质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重金属生产污水清理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生产污水清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与第二过滤腔之间活动连接,两个过滤腔内部均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滚轴、支撑杆和压板,每一侧对应的滚轴均通过轴销固定在支撑杆上,并在两侧的滚轴之间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两侧的滚轴之间间隙配合;压板顶部由伸缩杆穿过防水柱连通液压缸,防水柱的一侧设置有空腔,第一过滤腔和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过滤板,空腔远离防水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过滤腔,第二过滤腔通过第二出水口进入第二过滤腔顶部的空腔连通总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滚轴内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的轴,轴的外周上交错设置有吸附填床和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过滤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为整个装置的总进水口,总进水口连通外部重金属污水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出水口设置在过滤板的底部,重金属污水由第一出水口穿过空腔进入第二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过滤腔与第二过滤腔连接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框焊接在第一过滤腔与第二过滤腔顶部液压缸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金属污水源经过外部的初步过滤后,由总进水口进入整个清理装置中,首先由第一过滤腔中的吸附装置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初步清理,重金属污水和吸附填床;通过在吸附填床之间交错设置有若干空隙,空隙和吸附填床之间会增加吸附填床与重金属污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重金属更好的吸附在吸附填床上。
在第一出水口的顶部设置过滤板,可以对出口的水再次清理,同时避免未出口的水与过滤板接触,导致过滤板上的污染物积聚,难以清洗,因此在清理装置顶部设置顶盖,一方面将多级过滤装置固定在一起,同时顶盖的盖子部分可以随意移动,可将盖子打开,对清理装置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进水口;2、第一过滤腔;3、吸附装置;301、滚轴;A、轴;B、吸附填床;C、空隙;302、支撑杆;303、压板;4、过滤板;5、防水柱;6、液压缸;7、第一出水口;8、空腔;9、顶盖;10、第二进水口;11、第二过滤腔;12、总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6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钢柱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