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6566.0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碧;赵启兵;徐伟汉;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H7/02;B64C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两栖 飞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属于多功能交通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地形和交通状况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功能单一的交通工具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功能单一的交通工具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型的、多功能的交通工具来解决,水上飞机也就应用而生,它是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现有的水上飞机分基本分为机翼结合船身式或机翼结合浮筒式两种,船身或浮筒上装可收放的起落架,在水上起降时收上,在陆上起降时放下。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一交通工具的局限性,但是水上飞机的缺点是需要在水面上滑跑起飞,不具有在海面上随时垂直起降的功能,实用性较差。
因此,需设计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可在水域辽阔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辅助设施较经济;在军事上,可以实现战场运送物资、伤员营救、海上迫降、反潜,侦察,搜索、不必借助航母等载体,可进行其他飞机所不能的特种任务等功能,对未来战场的侦察策略、防御策略、战略战术等产生重大革新,具有广泛的军事、民用等用途。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靠等特点,通过可倾转和折叠的升力系统实现船体的随时垂直起降,大大降低现有水上飞机的使用局限性,经济实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包括带有甲板的船体、船体两侧对称安装的机翼、安装于船体尾部的垂尾及平尾;
其中,两侧机翼上分别安装有旋翼装置,所述旋翼装置包括发动机短舱及与发动机短舱相连的螺旋桨,且旋翼装置可绕机翼作0-90度的俯仰倾转;所述螺旋桨包括桨毂及沿圆周均布于桨毂上的桨叶,且桨毂通过中心转轴与发动机短舱转动连接;所述桨叶通过铰链与桨毂相连,且桨叶可绕铰链折叠0-90度而贴靠在发动机短舱周围;
两侧机翼内分别设置有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将机翼分为内机翼和外机翼,且通过折叠机构实现外机翼与内机翼的可折叠连接;所述船体两侧机翼下方设置有螺旋桨存储舱,用于存放折叠状态下的旋翼装置。
一方面,宽大船体提供飞船停泊在水面上的浮力,并依靠安装在机翼上的两副旋翼作为前进的动力,停泊时升力系统的旋翼桨叶折叠在发动机短舱周围,同时通过机翼内部机械结构使机翼折叠到船体内部,大大减少体积,另一方面,机翼上的两副旋翼可以随发动机座舱倾转90度,从而可以克服飞船的重力和前飞时的阻力,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高速前飞,是一架可以随时从水面到空中的特殊飞船。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组与内机翼相连的固定侧液压杆、一组与外机翼相连的折叠侧液压杆、一组三角支架及固接于内机翼外端面上的支杆,且固定侧液压杆、折叠侧液压杆与三角支架相互一一对应;所述三角支架的一个顶点套接于支杆上,其另一个顶点通过第一连杆与对应固定侧液压杆的伸缩端铰接相连,其最后一个顶点通过第二连杆与对应折叠侧液压杆的伸缩端铰接相连。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控制可靠。
优选的,所述船体上布置有燃油-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且船体上覆盖有太阳能充电板,能够为电池组充电,节能环保的同时满足野外紧急战备需求。
优选的,所述桨毂顶部安装有声波干扰器,通过分析飞船产生的噪声频率,从而产生相对应的干扰声波与之相抵消。
优选的,所述船体上设置有驾驶舱、地下舱室,且甲板上布置有躺椅,该飞船具有游艇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晒日光浴等娱乐活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兼有游艇和飞行器的双重功能,通过可倾转和折叠的升力系统实现了船体的可随时垂直起降,大大降低了水上飞机的使用局限性,经济实用,灵活多变,安全可靠;2、以太阳能作为飞船的辅助能源,可用于飞船的照明系统、驾驶系统、空调系统及辅助机械等方面,节能环保的同时满足野外紧急战备需求;3、利用先进降噪技术,以满足反潜、侦察等战略需要,具有广泛的军事、民用等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6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插销限位伸缩跳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水质监控的全向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