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7082.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杨晓多;范洪博;容会;崔毅;李润鑫;潘晟旻;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10 | 分类号: | B66B5/10;B66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度 传感器 实时 嵌入式 电梯 自我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业越来越多,楼层越来越高,升降式电梯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升降式电梯一旦发生重大故障,脱离控制,高速下落,电梯仓中乘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一种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高速下落时,实时自动启动的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成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以用于解决升降式电梯发生重大故障,高速下落,乘客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包括若干组拦截装置1和加速度传感器2;所述拦截装置1有若干组,每个楼层的楼板处设置1组,每组有3个,分别位于电梯的左右两侧和后方的墙面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2安装于电梯仓外顶部;
所述拦截装置1包括支架3、步进电机4、驱动杆5、轴承6、蓄电池Ⅰ7、信号接收天线8和控制器9;所述驱动杆5通过轴承6固定在支架3上,驱动杆5顶部与步进电机4相连,步进电机4上还设有蓄电池Ⅰ7、信号接收天线8和控制器9,其中步进电机4、蓄电池Ⅰ7和信号接收天线8分别与控制器9连接;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2包括质量块10和压电原件11,加速度传感器2还分别与信号发送天线12和蓄电池Ⅱ1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3为一根长300mm,宽100mm,厚度为30mm的钢板,所述轴承6位于其正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5为一个长150m,底部直径70mm的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2采用PV-96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梯正常运行时,所有拦截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内置于电梯井两侧及后方的楼板中。当电梯出现故障,脱离控制,高速下落时,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异常,并通过信号发送天线将信号发送给拦截设备的信号接收天线。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后将其传输给拦截装置的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使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支架顺时针转动90度,令所有支架的一半同时从楼板中旋出,用于拦截下落中的电梯仓,另一半支架留在楼板内,起到固定的作用。此时,位于电梯仓下方且距离最近的一组拦截装置的三个支架将会拦截住下落中的电梯仓,防止电梯仓落至底层,从而达到保护电梯仓内乘客生命安全的目的。同时,由于支架被安装于每层楼的楼板中,电梯仓被拦截后的位置正好完全处于正常乘客进出电梯的位置,便于后期救援行动的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易于实现,节约人力物力,通过合理的构成及构成之间的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升降电梯的自我保护,在电梯发生故障并快速下落的过程中,三边的拦截装置同时弹出支架将下落过程中的电梯拦截住,有效地保障了电梯内乘客的生命安全,尤其适用于单次载客量较少但运行次数较多的商场、住宅内的升降电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拦截装置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拦截装置待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各标号:1-拦截装置,2-加速度传感器,3-支架,4-步进电机,5-驱动杆,6-轴承,7-蓄电池Ⅰ,8-信号接收天线,9-控制器,10-质量块,11-压电原件,12-信号发送天线,13-蓄电池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嵌入式电梯自我保护装置,包括若干组拦截装置1和加速度传感器2;所述拦截装置1有若干组,每个楼层的楼板处设置1组,每组有3个,分别位于电梯的左右两侧和后方的墙面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2安装于电梯仓外顶部;
所述拦截装置1包括支架3、步进电机4、驱动杆5、轴承6、蓄电池Ⅰ7、信号接收天线8和控制器9;所述驱动杆5通过轴承6固定在支架3上,驱动杆5顶部与步进电机4相连,通过步进电机4带动驱动杆5转动从而驱动支架3旋转,步进电机4上还设有蓄电池Ⅰ7、信号接收天线8和控制器9,其中步进电机4、蓄电池Ⅰ7和信号接收天线8分别与控制器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7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