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线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416.3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清;赵永劭;张长江;康爱元;徐斌;高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12 | 分类号: | B21B41/12;B21B41/00;B21B1/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线材 水平 入口 导向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线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控制装置,属于高速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热轧高速线材的生产绝大部分采取连续化成卷生产,活套控制的方式及原理在高速线材轧制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中轧与预精轧、预精轧与精轧之间的无张力轧制,国内高速线材生产线均采用活套控制,用适量的高度转换成套量调整上、下游机架电机的转速,补偿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主传动速差,使轧件在机架间形成满足控制设定的自由套量,以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和线材成品的精度。
活套控制系统种类繁多,但就其控制原理都大同小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以一个活套扫描器的输出作为反馈量控制上游或下游的一个机架的升速或降速,从而使活套量保持一定,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线材轧机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所以,活套的自动控制全部都在PLC中实现,其算法也在计算机中实现。另一类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自适应系统,这是九十年代新开发的系统,它的基础是建立两级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尤其是上位机的过程控制承担着轧线数学模型的计算,采用实时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算法,自动校正调节特性,完成人机对话和自学习功能,构成一个智能控制器。
轧线上的水平活套入口导向辊一般采取一点固定,水平活套入口导向辊与起套辊间距较小,起套时因水平活套导向辊受力大、钢温高、无冷却水、轴承干油润滑效果较差,造成底座震动磨损间隙过大,轧件跑偏对活套前导管磨损严重,造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辊使用寿命极低,平均1天更换一套,容易造成轧制事故。如果因故障频发不使用活套,轧件尺寸波动大,容易造成成品材尺寸超差;导向辊更换频繁,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影响生产作业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线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控制装置,能够改变水平活套入口导向辊受力状态,并增加水冷却和油气润滑系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线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控制装置,包含预制板、水嘴、油嘴、水平导辊、导辊压力轴承、导辊轴、导辊轴孔和冷却水孔,预制板上设有导辊轴孔,导辊轴固定在导辊轴孔内,水平导辊的两端分别通过导辊压力轴承与导辊轴转动连接,导辊轴上设有与导辊压力轴承连通的油嘴,预制板上设有通过水管连通的水嘴和多个冷却水孔。
所述预制板上的多个冷却水孔靠近水平导辊。
所述预制板上的多个冷却水孔沿水平导辊的轴向均匀布置。
述预制板上设有两个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改变水平活套入口导向辊受力状态,受力状态均匀,稳定性好,冷却效果良好,导辊耐磨性很好,使用寿命提高了25倍,降低了轧制事故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预制板1、定位孔2、水嘴3、油嘴4、水平导辊5、导辊压力轴承6、导辊轴7、螺母8、导辊轴孔9、冷却水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一种高速线材水平活套入口导向控制装置,包含预制板1、水嘴3、油嘴4、水平导辊5、导辊压力轴承6、导辊轴7、导辊轴孔9和冷却水孔10,预制板1上设有导辊轴孔9,导辊轴7固定在导辊轴孔9内,水平导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辊压力轴承6与导辊轴7转动连接,导辊轴7上设有与导辊压力轴承6连通的油嘴4,预制板1上设有通过水管连通的水嘴3和多个冷却水孔10。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板1为厚20mm、长240mm、宽140mm的钢板,水平导辊5:φ84mm、高75mm、内径26mm、材质CR12MoV,水嘴3:φ15mm,水管一根:φ15mm、长800mm,油嘴4一个:φ10mm,油管一根:φ10mm、长700mm,导辊压力轴承6两盘:材质1Cr17Ni2,型号:32005-XDY,导辊轴7:φ25mm、长度160mm,导辊轴螺母φ20mm,30M螺栓2条。
预制板1设置两个定位孔2,焊接到活套平台上,再把导辊轴7和水平导辊5用30M螺栓固定在预制板1上。根据现场起套情况,可以对水平导向辊间距进行前移,减小水平导向辊与起套辊之间的受力。通过水嘴3和多个冷却水孔10可以对水平导辊5进行冷却,通过油嘴4给导辊压力轴承6加油润滑。
在轧制时,能够达到长周期稳定使用,据统计,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头部、尾部耳子平均减少7-8m,尺寸精度提高10-20um,活套稳定性良好,导辊耐磨性很好,使用寿命提高了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外墙砌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角钢防倾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