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689.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8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成;杜合军;刘雪涛;肖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科研 简易 中华鲟 鱼卵 脱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繁殖领域,尤其是一种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
背景技术
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河流污染、过度捕捞、修建拦河大坝等原因,中华鲟已经濒临灭绝。由于中华鲟的野外繁殖量非常少,所以中华鲟延续主要依靠人工繁殖。中华鲟人工繁殖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对中华鲟受精卵进行脱粘。中华鲟传统的脱粘步骤为把中华鲟受精卵放进滑石粉水溶液内不断搅拌和换水从而完成脱粘。上述脱粘方法对于大规模繁殖的成功率很高,然而对于科研方面的小规模繁殖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搅拌和换水,亟须一种自动脱粘装置以满足科研方面的小规模繁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可以解决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搅拌和换水的问题,不需进行搅拌和换水即可完成受精卵的脱粘,实用性高,设计合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包括充气泵,输气管一端与充气泵连通,输气管另一端穿过控温装置后与顶部开口的脱粘广口瓶连通,输气管插入脱粘广口瓶底部的气石塞内;
控温装置为两端开口、中空的U型盒体,U型盒体的进气侧内部安装有加热棒,U型盒体的出气口侧内部安装有温度计,U型盒体内填充有冷却液体层。
优选地,输气管另一端穿过控温装置后通过多根输气支管分别与多个顶部开口的脱粘广口瓶连通,输气支管插入脱粘广口瓶底部的气石塞内。
多个脱粘广口瓶放置于带支架的脱粘台上。
脱粘广口瓶的直径为13-18厘米,高度为23-27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可以解决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搅拌和换水的问题,不需进行搅拌和换水即可完成受精卵的脱粘,实用性高,设计合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利用多个脱粘广口瓶,可以完成科研所需的多组数对照实验,满足了科研方面小规模繁殖的需求;可为受精卵提供足够的氧气以及理想的繁殖温度,极大地提高了繁殖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粘广口瓶连接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科研用简易中华鲟鱼卵脱粘器,包括充气泵1,输气管4一端与充气泵1连通,输气管4另一端穿过控温装置2后与顶部开口的脱粘广口瓶3连通,输气管4插入脱粘广口瓶3底部的气石塞6内;
控温装置2为两端开口、中空的U型盒体,U型盒体的进气侧内部安装有加热棒7,U型盒体的出气口侧内部安装有温度计8,U型盒体内填充有冷却液体层(优选为水)。
输气管4另一端穿过控温装置2后通过多根输气支管4-1分别与多个顶部开口的脱粘广口瓶3连通,输气支管4-1插入脱粘广口瓶3底部的气石塞6内。
多个脱粘广口瓶3放置于带支架5的脱粘台9上。
脱粘广口瓶3的直径为13-18厘米,优选为15厘米,高度为23-27厘米,优选为25厘米。
气石塞6采用气石制成,使输气管4内的空气均匀地输入到脱粘广口瓶3内。
通过控温装置2,输气管4内的气体的温度变成指定的温度。充气泵1的水平高度高于脱粘广口瓶3的水平高度,防止在充气泵1停止工作时脱粘广口瓶3内的液体倒流入充气泵1内。
支架5优选为高度可调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调节支架5的高度使脱粘台9保持平衡。在控温装置2内加入水,调节水的温度至实验所需的温度,一般为19℃左右,水温过高时向水中加入冰块,水温较低时利用加热棒7进行加热,当控温装置2内的温度计8显示温度达到理想温度时,启动充气泵1。
向脱粘广口瓶3内加入调好的滑石粉水溶液,加入水溶液的量为脱粘广口瓶3的体积一半左右即可。
将受精卵加入脱粘广口瓶3内,从输气管4内流出的源源不断的空气流入脱粘广口瓶3内,气体从脱粘广口瓶3的底部上升到液面上部,从而不断带动受精卵翻滚,完成受精卵的脱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