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988.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生;赵志杰;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高度 传感器 安装 支架 及其 结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底盘高度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副车架上,通过检测下摆臂的转动角度推测出底盘的高度。板状的支架具有长度,底盘高度传感器安装在支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栓孔和从该端朝向一侧弯折而形成的卡爪。在支架固定到副车架的过程中,首先将卡爪对齐到副车架上的安装定位孔,之后使用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副车架(未示出)上的安装孔并与螺母相配合,以将支架1固定到副车架上。
然而,由于制造公差的原因,安装定位孔不能做成完全将卡爪卡死的尺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容易以螺栓为轴而上下摆动,从而引起底盘高度传感器的摆振,影响对底盘姿态测量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以提高底盘高度传感器安装的可靠性,保证对底盘姿态的测量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安装部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传感器固定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位于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止挡部,以防止所述支架本体在与所述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止挡部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止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并且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第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第一横向止挡部,该第一横向止挡部由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一侧边延伸出的第一耳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折弯而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第一垂向止挡部,该第一垂向止挡部由所述第一耳部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侧边折弯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第二横向止挡部,该第二横向止挡部由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第二侧边延伸出的第二耳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折弯而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第二垂向止挡部,该第二垂向止挡部由所述第二耳部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侧边折弯而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第二侧折弯的第一翻边和从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折弯的第二翻边。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侧折弯,以形成所述传感器固定部,从所述第二端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有定位爪。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盘高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所述底盘高度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副车架,副车架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的支架固定部和与所述止挡部相配合的止挡配合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底盘高度传感器时,安装支架的止挡部与止挡配合部相配合,通过安装部与支架固定部的配合以固定到副车架上,之后,将底盘高度传感器安装到安装支架上。通过这种安装方式,在支架本体的中间部分通过止挡部与止挡配合部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安装支架1相对于副车架固定的可靠性,能够防止支架本体沿与长度方向(例如下文中将描述的横向方向和垂向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避免支架本体产生摆振,保证了底盘高度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底盘高度传感器的安装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车控制器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雨刷更换提醒系统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