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罐头导热油介质式炸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0203.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林家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1 辽宁省大连市普湾***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头 导热油 介质 炸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罐头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鱼罐头导热油介质式炸鱼机。
背景技术
鱼罐头是以新鲜或冷冻的鱼为原料,经油炸、装罐、加入调味汁料、密封、杀菌等加工过程制成的即食罐头产品。由于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便于携带,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小黄花鱼作为我国分布广泛的食用鱼类,用其制成的鱼罐头尤其常见。
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用于黄花鱼罐头生产中的专用炸鱼设备,通常只能用传统的大锅等设备、使用明火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油炸作业。现有的炸鱼设备存在着效率不高,温度不易控制,炸鱼质量不够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黄花鱼罐头生产中,尚没有一种专用高效炸鱼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罐头导热油介质式炸鱼机。
包括,箱体1、排气罩2、排出传送带3、多管换热器4、导热油阀门43、食用油循环管路51、食用油循环泵52。
所述的箱体1上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排气罩2上有抽气管道21;所述的多管换热器4上还有进油口41、出油口42,导热油流经多管换热器4对炸鱼装置中的食用油和鱼体加热;所述的食用油循环管路51在食用油循环泵52的作用下将炸鱼装置中的食用油从箱体1的底部送到箱体1另一侧的顶部,实现食用油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炸鱼效率高,通过导热油对食用油进行加热,更方便进行温度控制,进而提高炸鱼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黄花鱼罐头生产中,尚没有一种专用高效炸鱼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罐头导热油介质式炸鱼机。
包括箱体1、排气罩2、排出传送带3、多管换热器4、导热油阀门43、食用油循环管路51、食用油循环泵52。
所述的箱体1上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排气罩2上有抽气管道21;所述的多管换热器4上还有进油口41、出油口42,导热油流经多管换热器4对炸鱼装置中的食用油和鱼体加热;所述的食用油循环管路51在食用油循环泵52的作用下将炸鱼装置中的食用油从箱体1的底部送到箱体1另一侧的顶部,实现食用油的循环。
工作过程:
炸鱼装置的箱体1中有食用油,还有多管换热器4。
食用油通过食用油循环管路51和食用油循环泵52进行循环流动,避免油温不均匀、局部过热。
导热油从进油口41流入多管换热器4,再由出油口42排出,对炸鱼装置中的食用油和鱼体加热。如需改变加热温度,可通过导热油阀门43来调节导热油的流量。
箱体1内的黄花鱼经过油炸作业后由排出传送带3排出。
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黄花鱼的炸鱼作业,但是也可用于其他鱼体的炸鱼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林家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林家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0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