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1251.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宸;杜瑶;毛铃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0 | 分类号: | A61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流动 电磁线圈驱动 搏动式血泵 直流电磁 永磁体 驱动 外壁 磁场 直流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 电磁线圈 电磁原理 电力驱动 力学原理 中部位置 搏动式 两端部 流出阀 流入阀 上端 泵体 泵血 逆序 腔内 下端 连通 流出 通电 体内 血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包括:泵体,提供血液流动的空间,具有U型血液流动腔以及与U型血液流动腔连通的电磁线圈驱动腔,U型血液流动腔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单向流入阀和单向流出阀,电磁线圈驱动腔设置在U型血液流动腔的内径中部位置处;多组电磁线圈,设置在U型血液流动腔的外壁与电磁线圈驱动腔的外壁之间,与直流电源连接通过电力驱动而产生磁场;以及永磁体,设置在电磁线圈驱动腔内,在磁场的驱动下相应地运动。通过对线圈依次顺序或逆序的通电,根据电磁原理和力学原理,使泵体内永磁体往复运动,从而改变U型血液流动腔的压力,使血液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最终实现搏动式泵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死率可高达20%-41%,一旦进展为重症ARDS,病死率则上升至90%,主要死因为顽固性低氧血症。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依赖机械通气,体外膜结合(Extra-Corporeal Mambrane Oxygenation,ECMO),以及干预性肺辅助(pECLA)三种治疗方式。这些方式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机械通气靠气道口和肺泡间的压力差给病人提供呼吸支持,对肺组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造成肺炎。(2)ECMO采用的离心泵体积大,操作要求高,且费用高昂。(3)pECLA技术虽然无需血泵,但是对于低心排血量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泵体,提供血液流动的空间,具有U型血液流动腔以及与所述U型血液流动腔连通的电磁线圈驱动腔,所述U型血液流动腔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单向流入阀和单向流出阀,所述电磁线圈驱动腔设置在所述U型血液流动腔的外壁的内径中部位置处;多组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U型血液流动腔的外壁与所述电磁线圈驱动腔的外壁之间,连接电源,通过电力驱动而产生磁场;以及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驱动腔内且所述永磁体的尺寸与所述电磁线圈驱动腔的内部尺寸相匹配,在所述磁场的驱动下相应地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U型血液流动腔具有凹陷连接口,电磁线圈驱动腔具有凸起连接口,凹陷连接口与凸起连接口相配合使U型血液流动腔和电磁线圈驱动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U型血液流动腔与电磁线圈的连通处为热熔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组电磁线圈采用5组,呈对称式等距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磁线圈均为铁芯电磁线圈,具有铁芯和线圈,线圈呈顺时针缠绕铁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U型血液流动腔的腔体转角处呈圆弧状。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1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